首页>检索页>当前

卫健委和教育部发布《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14 作者:赵秀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4月14日讯(记者 赵秀红)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学生返校后不召开聚集性会议;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

本技术方案分别在返校前、返校途中、开学后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需要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和境外师生返校要求进行了指导。方案要求各地在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具备基本防控条件,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作出错时错峰开学的决定,周密准备、分学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通知学生返校报到,有序推进学校开学复课。

方案提出,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统筹调度开学复课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密切沟通,加强协作,建立监测督查机制、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任务包干包片机制。形成教育、卫生、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确保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要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提前熟悉掌握当地医疗服务预案。

方案对于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提出明确要求: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并进行培训、演练操作。开学前要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对于开学后学校和学生的管理方面,方案提出,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从严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学生返校后不召开聚集性会议,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

对于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方面,方案规定,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若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指导各地有序推进复学秩序,科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学生聚集性疫情发生,针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状况、学生构成结构等不同特点,在前期已有防控方案基础上,我们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制定并印发了《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以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学校责任和学生个人责任,将聚集性风险降到最低。”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