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8-25 作者:胡琦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内部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完善专业教学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举措。通过总结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上的普遍不足,介绍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学校对评价体系的专业建设举措,以期产生指导和检验应用型专业建设及其成效的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专业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1.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特色不足。虽然绝大多数高校明确了应用型专业建设定位,但极少真正围绕某一产业或产业链进行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联结度、契合度不高,专业优势特色不明显。表现在指标体系的制定上,虽然所有高校均有“专业建设应用型”定位,但少有细化到“专业的服务面向”“行业产业导向”等指向性明确的指标。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还比较传统,部分高校仅在导向上明确了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但在体系构建上相较于传统专业并没有实质性重构。表现在指标体系制定上,大部分高校缺乏“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材”等关键性指标。

3.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局限于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邀请企业高管来校讲座等传统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均不足,未形成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表现在指标体系制定上,多数高校缺乏“校企合作班建设”“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等体现实质性合作的指标。

4.“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很多高校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不足。“双师型”师资力量总体薄弱,在队伍建设上,大部分高校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引进,而忽略了校本培养,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表现在指标体系制定上,虽然大部分高校设置有“‘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这一关键指标,但对体现队伍建设的“行业企业教师引进数量”“本校教师行业实践情况”等指标鲜有涉及。

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对于专业建设评价,目前学界主要从定性及定量分析、过程与结果分析两个维度入手。除了部分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倾向于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的模式。美国学者斯塔佛尔比姆提出CIPP评估模型(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简称CIPP评估模型),其注重评价过程本身,目的在于改进。而应用型专业评价本身也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质量保障机制。从根本目的来看,二者具有相当的契合度。同时,“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大评价组成与应用型专业“目标制定、资源投入、建设运行、成果绩效”的建设组成要素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将CIPP评估模型选取为应用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基础,同时将其四个环节转化为“目标、投入、过程、成果”四大专业建设要素具有极大可行性。

2.指标体系的构建。一级指标的制定。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一些政策性文件,以及各高校制定的评价制度或指标体系的情况来看,应用型专业评价的一级指标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过程”“质量保障”“培养质量”“优势与特色”等。例如:上海某高校设计的本科专业达标评估指标体系共分六个一级指标,即“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专业教学”“教学效果”;辽宁省应用型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共设计了九个一级指标,即“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体系”“特色与辐射作用”;浙江某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共设计了“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体系”“社会服务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六个一级指标。最终,本文根据选取的“背景—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基本结构,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应用型试点高校应用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特点,拟定设置了“专业定位与培养方案”“经费支持”“教师队伍结构与水平”“协同育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创新成果”十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的拟定。一级指标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框架,而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下的组成部分,主要观测点则是针对二级指标的评价内容进行的进一步细化。对比普通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一级指标中对应用型专业评价的区分度并不高,因此需要在二级指标设置上突出应用型专业建设应该注重的要点。通过参考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工程专业认证中对应用性较强专业的建设要求,同时对照国内通行的专业评价体系框架,并融入应用型专业特点,拟定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二级指标作为专业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经费投入”“教师数量与结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协同育人模式”“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及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创新”“横向课题”“质量管理”“在校生创新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与社会评价”“专业特色/创新成果”等指标。同时,突出“协同育人”“课堂教学”“‘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核心指标。

主要观测点作为二级指标评价内容的细化,是反映二级指标不同特征的测量点,是对评价主体展开评价的可操作标准,一般可分为定性观测点及定量观测点。定量观测点需要以专业建设现有情况与评价标准相对比,以此判定达标与否;而定性观测点则更侧重对专业建设某一方面的质性评价,考察方式也主要针对包括专业的规章制度、列表、名单等佐证材料在内的“自评报告”或“评价小结”等进行评价。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应用型专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出诊断性评价。除定性定量结合的考察方式外,主要观测点设置包括“专业服务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及行业、企业等兼职教师情况”“课程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度”“独立实验、实训课程”“应用型科研项目建设情况”“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校企合作班建设情况”“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在校生创新实践能力”等重点考察指标,以突出应用型专业建设特色重点。

对标采取的专业建设举措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浙江外国语学院经过实践探索,在制定出了科学、合理、规范化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同时,对标评价体系下采取了一系列专业建设举措。

1.立足行业企业需求,加强课程应用型改造。建立“需求导向—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的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和持续改进机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在知识结构方面,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现“复合型”;在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在素质结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体现“全面性”。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联动协调,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联动协调,通识教育平台、外语教学平台与专业教学平台联动协调的“平台+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应用型核心课程,以点带面,逐步对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进行整合,重点明确对50%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应用型改革,制定核心课程改革计划。学校每年立项建设应用型课程10门、应用型教材5部。

2.强化协同育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做实专业实习,细化“嵌入式”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到2021年,大部分应用型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充分利用海外孔子学院和合作院校,加大汉语推广志愿者的派出规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行休学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和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强毕业论文选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更多地基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立足行业单位合作,推进培养模式应用型改造。继续进行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深化改革,探索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产教”的紧密对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国际化卓越师范生培养”等途径,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通过定期走访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开展产学合作交流活动等形式,密切与合作行业单位的关系;通过学科建设与科研服务,加大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智力支持力度,与行业单位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据行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及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制定评价标准,互聘师资,将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注重引培并举,培育应用型师资。学校着力引进高水平团队带头人,立足服务浙江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着眼于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双师双能型”人才,根据语种及师范专业建设、跨境电商相关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及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配足专业建设必需的实践师资,增强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和跨境电商实战能力的指导。重点引进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博士,充实教师队伍。同等条件下,优先引进能用全外语教学及“双师双能型”教师。一方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强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培养模式,建立多类别、多层次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新入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指导,不断完善新进教师适应性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强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重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获取相关行业或专业特许的资格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实践活动的能力。专业技术评聘、岗位聘任等政策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加强师资国际化培养。根据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需要,有计划地选送愿意长期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青年教师到国(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习培训、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提升青年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主持或参与国际化合作科研的能力。围绕品牌学科和专业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的外国研究人员或研究团队,着力培育融合多语种的以跨文化研究为重点的人才团队。推动智力引进的成果由教学向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作者:胡琦,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本文系浙江外国语学院2018年度教改课题(项目编号:08050003201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绍芬.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35-36.

[2]李秋莹,梁微.地方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CIPP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视角[J].高教论坛,2017(10):23-25.

[3]王洪涛,陈继堂,邹影.高校应用型专业建设探索[J].科技信息,2013(26):32.

[4]饶燕婷.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版),2017(12):57-58.

[5]张腾霄,王斌.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71-72.

[6]史晓娟,黄俊彦,王晓敏,等.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2):120-121.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