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贵州行——“寡妇村”变成“秀才村”

发布时间:2020-09-17 作者:本报记者 禹跃昆 梁丹 王家源 单艺伟 来源:

此篇请9月21日见报

                                             教育斩断了毒根

“寡妇村”变成“秀才村”

本报记者 禹跃昆 梁丹 王家源 单艺伟

 

张杰,终于可以擦掉那块留在学校阅览室黑板上已经9年之久的粉笔字了。故事发生在贵州省纳雍县水东镇以则孔村,一个曾经让纳雍人伤心的地方。

 

“寡妇村”之困

 

驱车前往位于县域边缘羊角山里的以则孔村,硬化后的通村路蜿蜒曲折,车子随陡峭山势左右腾转、起伏不断,让车上的人着实捏了把汗。

偏远、贫穷,曾让这里的人走上一条铤而走险的贩毒之路。1996年至2002年间,全村100余户人家就有42个涉毒人员,他们获刑后妻离子散、家庭破碎,村子留下24个老人、22名年轻妇女、49名孩子,成为羊角山里的“寡妇村”。

涉毒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路、无水、无电、无学校、基层组织无战斗力的“五无”情况。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在以则孔村展开。

也就是在那时,以则孔村的学生走出了民房教室,拥有了第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

 

个约定

 

2007年,大学毕业的张杰参加全县教师招考,志愿回乡从教的他被录取到以则孔小学任教,成为以则孔小学的第一个公办教师。

到校第一天,眼前的景象让张杰内心五味陈杂:全校只有20多个学生,1个代课老师、2间简陋办公室、3间破旧教室、遍地垃圾……这一切,让张杰想打退堂鼓。

而一个学生的出现改变了张杰的人生选择。

2008年秋,张杰招收了30个一年级学生,有6个涉毒家庭的孩子,其中包括村民安晓思(化名)的儿子小义。按照惯例,开学前必须开一场家长会。那天,安晓思因地里的农活耽误了一会儿,小义无助地站在校门口等妈妈。

“你爸爸怎么没来?”当时不了解情况的张杰问道。

听到老师问话,小义一下子大声哭了出来:“爸爸被警察抓走了……。”

张杰一时恍然大悟,一把将小义搂在怀里。后来安晓思来了,看此情景一起哭了起来。张杰说,他永远忘不了6岁的小义当时身体的颤抖和手脚的冰凉,那是毒品留给一个孩子的伤害。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张杰暗下决心要通过教育来与毒品作战,而他手中的武器是家访。于是,饭余茶后、周末假期,村子里多了张杰的身影。

“像家人一样对待”是张杰家访的秘诀。走村串户时,张杰默默把涉毒家庭的困难装在心里:何家缺少劳动力、刘家需要政策兜底、王家思路还没打开……他就像全村200多户的“户主”一样,对每一户的情况清清楚楚。

母亲独自抚养多个子女、老人多病、涉毒家庭多是深贫户,通过家访,张杰渐渐摸清了涉毒家庭的特征,也找到了他们脱困的钥匙。

申请资助,让张杰成了助学政策行走的“明示牌”;申请低保,让张杰变成村委会的“账本”;增加收入,让张杰成了政府的得力“助手”……

后顾之忧的解除,让一个个涉毒家庭摆脱了贫困。在张杰看来,走出阴影是禁毒的第一步,但对未来产生信心,才是关键,这也是教育的力量。

升到四年级的小义渐渐变得内向。早就注意到他的张杰,适时和安晓思商量,带他去看服刑的爸爸,并鼓励他给爸爸写一封信。在信中,小义写道:“爸爸被抓去八年了,每天妈妈天还没亮就起床,晚上天黑了还没回家……爸爸,您快点回家吧,您一定要快点回来!”

回来后,张杰摘了信中的几句话,写在了阅览室黑板上的禁毒专栏里,没有署名,并和小义约定:考上大学,就擦掉。

受到“激将”的小义有了志气,并且越来越喜欢读书。张杰适时引导小义建立阅读习惯,“小学毕业时,他已经看了我们阅览室的三分之一的书。”后来,小义成为了班上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成绩也名列前茅了。

回到课堂,以则孔村的学生们通过曾经贩毒的村民亲身讲述知道了毒品的危害,通过每周一节的禁毒课、班会、展板了解了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学校在孩子们心中树起了一道预防毒品的坚固防线,毒品的代际传递被斩断。

 

42个大学生

 

一进以则孔小学,门前墙上的荣誉榜引人注目,32张灿烂的笑脸,是全村考上大学的学生照片,其中有12个是涉毒家庭的孩子。

这个榜单,搅动了村子。一时间,上大学,成了村民和孩子一家人的希望。

因贩毒服刑释放后的何辉星(化名),发现自己的4个孩子都已长大,在张杰的班里努力上进求学,“毒品我再也不敢碰了,要向孩子学习。”出狱后他开始搞养殖,已经有几十头猪了,甚至还做起了承包生意。

本来要退学的何靖(化名),在张杰的劝说下坚持读到了职校,掌握了技术,现在和哥哥一年能挣到40多万元。

以则孔,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实施综合整治,自2002年以来再没有制毒贩毒现象,成功从昔日的“毒情重灾村”蜕变成现在的“禁毒示范村”。

以则孔村小学,也新建了两栋现代化的教学楼,从只有20多个学生到现在的104名学生,从1个代课教师到现在的8个教师,从教学成绩全镇挂末到现在的名列前茅,昨天的“寡妇村”成为了今天的“秀才村”。

“今年又多了10个大学生。”已升为校长的张杰内心很自豪,2000年以前这里没有初中毕业的学生,现在全村已有42个大学生了,“小义今年也考上了贵州师范大学。”

他说,“阅览室黑板上的粉笔字终于可以擦掉了。”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