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思政为魂强基固本推进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转型

发布时间:2020-11-23 作者:马永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面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如何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扎实、跨学科基础深厚,同时熟知中国经济管理实践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是要在树理想、担使命、讲情怀上下功夫。经管类人才往往和资源、资本、资金打交道,更容易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因此,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真正做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相通,特别是要注重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二是要将经管类专业知识学习置于中国情景,融于中国制度与文化背景,扎根于中国经济管理实践,让学生自觉增强四个自信;三是要将人才培养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中,让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做到“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

二是要在强基础、拓口径、破门槛上下功夫。随着新技术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变化快、不确定性高的特点,与此同时,很多专业的门槛将明显提高。而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会为个性化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强大支撑,未来的教育将从以学校教育为主逐渐向终身教育发展,大学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必将重塑,它理应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破门槛。因此,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破门槛的理念,即打牢专业基础、拓展跨专业能力、学习“门槛”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同样要遵循这一理念,既要让学生掌握经管类核心专业知识,也要让学生掌握大数据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跨专业的“门槛知识”,为其终身学习打牢基础。

三是要在新技术、新经济、新商业上下功夫。按照技术进步→业务重塑→价值链重构的基本逻辑,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的发展,必定导致经济增长模式和商业逻辑的重构。未来经济管理类人才熟知商业逻辑的前提是要理解和认识不断涌现的新经济、新业务背后的技术逻辑,因此经管类人才培养除了要持续更新和优化传统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未来技术迭代进步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商业逻辑的影响机理和路径,培养学生基于新技术、新经济和新商业背景下的战略思维和经济管理理念。(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执行院长 马永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