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2020年“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三位拓扑领域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0-12-14 作者:任朝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12月13日,第五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2020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宣读获奖名单,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布里斯托大学教授迈克尔·贝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查尔斯·凯恩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2020年“复旦-中植科学奖”。

其中, 迈克尔·贝里提出的贝里相位,是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了对拓扑物态的研究。查尔斯·凯恩提出了拓扑绝缘体的关键理论,促使拓扑绝缘体研究领域的诞生,并推动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薛其坤及其领衔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甚至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进程。

据悉,“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奖项每三年在这三个学科领域中轮流颁发。今年的“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物理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二次。2017年9月,“复旦-中植科学奖”首次授予物理学领域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三位获奖,并于同年10月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2016年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这两位科学家因“对肿瘤负性免疫调节的抑制治疗方法”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