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数智赋能新长征,青春筑梦兴农路

——华南师范大学“裕秾同青”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06 作者:易悠扬 周菁 陈怡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数字乡村”发展理念,一支跨越500公里的青年突击队——“裕秾同青”,将青春的热忱与数智的动能,扎根在江西于都这片充满“硒”望的红色热土。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她们,不是简单的“下乡”,而是带着使命“回家”:7天、5场直播、4万多点赞,扎实成果源于风雨无阻的坚守和乡村振兴的热忱。

实践!青春智慧破难题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商、建设数字乡村、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关键举措,为青年学子投身“三农”事业指明了方向。在连续三年下沉乡村开展田野调查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学院的师生们组成了“裕秾同青”实践队,他们希望利用数智技术破解农产品“优质难优价”、流通不畅等痛点,为农民实实在在增收。

在江西于都,实践队成员们前往富硒博物馆的目的本是了解当地农业农产品情况。然而,一看到摆满展厅的富硒优质农产品,大家凭借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迅速搭建起助农直播间,修改预先准备的文案、优化主播话术,把于都富硒大米、有机茶油、酱油、HPP橙汁等优质农产品引入“云端卖场”,直播120分钟,在线点赞量突破4万次,当场成交量达5000余元!

为实现精准帮扶,打通农产品“最后一公里”,“裕秾同青”实践队的实践不限于直播间,制作公众号推文、开展短视频矩阵齐发力的全域传播,为于都农产品打开湾区窗口。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帝田村,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新农姐姐“无花果霞姐”量身打造微信小店,拍摄预热短视频、科普小短片,冒雨进行专场直播,并为农民们提供手机直播技能培训,希望他们在学会使用“数字新农具”之后,可以在“流量池”中持续获得关注。

image.png

“裕秾同青”队员在果园开展助农直播

扎根!田野课堂悟真知

经过实践队与于都县农业农村局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精准把握了当地“1+2+N”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富硒蔬菜、脐橙+多样化特色种养)的发展规划,理解了地方政策是如何承接国家战略,并为助农实践提供精准坐标的。在长征步道旁的芝济堂灵芝培育基地,“千菌万菇”创始人陈智珍十年坚守的故事震撼人心。她从“为母寻药”到带动产业发展的历程,生动诠释了国家倡导的“产业振兴”和“品牌强农”战略在基层的鲜活实践。这堂田野课深刻启示着大家:品质是农产品的核心护城河,而将个人情怀融入产业报国、乡村振兴的大潮,才能成就真正的“点金手”。

答卷!数字长征再出发

风雨中坚守直播间的主播,发梢滴落的是青春的温度,更是助力国家惠农政策落地的决心。运用“年轻化表达+场景化营销”开展农产品“优质难优价”的探索,是将国家数字乡村建设号召转化为实际成效的创新尝试。每一次深夜复盘、每一份田野笔记,都在诉说着青年学子对乡村的深情与思考。

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春风化雨,更需要广大青年将智慧才干融入田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从红色于都出发,在从化帝田再启航,“裕秾同青”青年突击队以数智为翼,以政策为纲,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奋力书写新一代的长征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易悠扬 周菁 陈怡雯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