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22 作者:严秀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摘 要:家庭情怀是爱国情怀的基础,爱国情怀是“小家”情怀到“大家”境界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和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先后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基于“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家国情怀思想的教育实践。

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是以提高情感主体的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愿望和需要层次为主要内容,以升华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境界为目标的育人活动。基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情感主体爱国如爱家,从家到国,在个体知情意行的社会化全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升华个体对党、对社会主义积极、高尚的情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行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是由无数家庭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国是个体成长的基本环境。国家与家庭的有机结合是实施“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个个体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情绪情感的生成,离不开家庭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而家庭又离不开国家这个有机体的滋养。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化要求和个人的信念均通过父母的过滤和示范,以高度个体化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家庭因其环境和功能不同,对其成员成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变化对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成果,验证了家庭强力地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及情绪情感。在诸多情感中,爱的情感是个体最先体验的情感之一,受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影响较大。

情感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体验特质。心理学家根据情绪的演化过程或刺激类型,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感觉刺激引发的情绪、自我评价相关的情绪、与别人有关的情绪、与欣赏有关的情绪和持久的情绪状态等6个类型,其中前4个类型情绪常常在特定情境中转化为持久的情绪倾向或态度,主要形式是先体验积极和消极情绪,后形成爱与恨的情感。“爱”的情怀最初发生于母体里,我们称之为“胎教”,在个体出生和成长过程中,“爱”的情感越来越丰富,转到家庭,再到学校、社会,逐步扩展,境界越来越升华,转为持久的情绪状态,即心境;以及与欣赏有关的情绪如敬畏、审美感、道德感、爱国主义情感等高级情感。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的家庭是培育爱国情怀的始发点,爱国情怀是赋予无数家庭生命活力的内动力。

父母是子女爱国情怀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不仅要成为爱的传播者,还要培育积极、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信念。家庭情怀是爱国情怀的基础,爱国情怀是“小家”情怀到“大家”境界的升华。

综上所述,基于“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家庭教育着手,形成和顺美满、廉洁齐家的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生成坚定、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严秀英,延边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