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区域名校集团化的实践路径、问题与思考—— 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2 作者:王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摘 要: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以区域名校集团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名校集团化的路径有“名校+”1.0版、“学校发展群”2.0版、“双名工程”3.0版。本文分析区域名校集团化实践中存在的价值黏合、办学机制、管理成本的问题,思考并提出价值引领、放权治理、完善保障的工作举措

1999年,浙江省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迄今已有20余年。拱墅区同步推进名校集团化工作,经历了名校集团化的哪些发展历程?在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名校集团化有哪些问题?实践中又有哪些思考与创新?通过对拱墅区名校集团化的案例透视,能为区域名校集团化提供一些更好的经验借鉴。

区域名校集团化实践路径

1.0版本:“名校+”四种模式孵化。名校集团化建设初期,为推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以一个或几个优质学校通过以强扶弱或优势互补的方式,在行政推动下契约式地组成新学校组织形态。拱墅区在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名校集团发展形式:一是“名校+新校”模式,由公办优质学校领办新建学校组建集团。集团内统一管理,通过管理重构、资源重组、教师干部互相流动、统一考核奖惩等实行一体化办学,带动名校集团整体发展。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领办星澜小学、文津小学,形成了区域优质资源的新扩张。二是“名校+普校”模式,由优质学校领办普通学校组建集团。集团内通过共享、重组,建立管理互通、师资互派、研训联动、质量同进的紧密型协作关系,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弘扬普校办学特色,促进集团成员校之间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领办小河小学,带动普校的错位新发展。三是“民办+公办”模式,由“民办名校”领办、托管公办新校和普校组建教育集团,“民办名校”以输出教育理念、文化价值、办学经验为主,在管理、师资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和全方位合作,形成公办民办协同发展局面。民办文澜中学教育集团领办公办文澜小学,输出理念和品牌,得到百姓夸赞。四是“引进+本土”模式,充分发挥引进的国内知名学校的品牌优势,领办本土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现引进名校与本土学校在品牌共享、管理共通、师资共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上海世界外国语教育集团领办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在杭城刮起一股“海派风”。同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合作力度,对名校集团化的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拉高名校集团化发展的标杆。

2.0版本:学校发展群抱团图强。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要实现高位持续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再造,使名校带弱校,弱校变强校,促进优质资源快速扩展,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2014年,由拱墅区教育行政部门发起,以学校自主参与、平等组合、鼓励个性、捆绑考核为原则的“学校发展群”出现了,名校集团化建设迎来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契机。在群方案共商、群资源共享、群活动共参的体系下,充分发挥群主名校的辐射作用,带动群内学校共同发展。区域10个学校发展群都有各自领导小组,由群内各个学校的校长组成,群内的重大事务经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后实施,实现共治共享。学校发展群版本的名校集团化,将区域教研的重心降低为“群教研”,每个群物色高水平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区域教研员则成为群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协作发展成为该阶段名校集团化的突出标记。“华文长康”学校发展群由华东师大杭州附校带领文晖中学、长阳中学、康桥中学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华东师大杭州附校发挥领头雁作用,制定完善的群本教研体系,带领青年教师决战高效课堂,磨砺青年教师的课堂技能,有效提升各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

3.0版本:“双名工程”凸显品牌。进入新时代,拱墅教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基本优质均衡区,迈向更高水平的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目标已成为新课题。2018年,为进一步深化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以凸显名校品牌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更具时代获得感的“双名工程”3.0版启动。一是“名校引领计划”,在原有名校集团化建设成果“十大基础教育名校集团”的引领下,强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域北部新区辐射。在区域北部新建学校中实施“名校引领计划”建设,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优质的师资团队,带动区域北部学校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与发展。育才中学教育集团的新校育才登云小学“品牌亮灯”成为“名校引领计划”标志性行动。随后,区域内“十大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及其领办学校全部亮出品牌、亮出理念。百姓对20年来名校集团化建设有了直观的感受,同时能深切感受到家门口好学校越办越多。二是“名校培育计划”,重点提升区域南部百姓家门口普通学校的办学水平。以优质学校创建为主,在多法人学校章程的架构下,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德胜小学教育集团接管大关南苑老小区内腾空校舍,扩大名校集团影响力,百姓家门口的“名校培育计划”实现纵深发展。

区域名校集团化问题分析

集团化校际黏合度不够。区域名校集团办学模式不一,名校集团历史成因多样,造成名校集团化校际文化价值黏合度不够。主要原因有:一是物理距离。与单一校区不同,集团化办学各学校间的物理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新校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困惑时,难以第一时间得到集团领办学校的指导,教师间的教学研讨频率也因物理距离受到制约。二是集团内部自主管理权问题。集团内部管理的主体是学校,而人事、财政等方面的主导权更多的是归教育行政部门。如对集团内学校领导班子的选配,一度因为集团管理者话语权有限,无法自主选择。工作中可能存在意见分歧,导致合力不足。三是办学理念移植、校园文化融合不够到位。部分学校或幼儿园本身有较好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但因涉及价值认同等因素,被绑定于名校集团中,原有的理念文化并未完全与名校集团融合。

集团化办学机制面临挑战。名校集团化办学要遵循集团内部责任和权利统一的规律。实践中,名校集团化主要靠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依靠领办学校牵头实施,领办学校的管理者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要付出更多精力来指导和帮扶,过去激励措施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名校是在长期的积淀中孕育产生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在名校集团化过程中,为办好新校区,名校大量输出了管理人才和优秀师资, 在实现名校资源扩张的同时, 可能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造成集团本部发展困境,出现缺干部、缺名师的现状,当人员流动危及名校集团本部的办学质量时,就有可能动摇集团的根基。

集团化办学管理成本倍增。为满足“百姓家门口好学校”建设需求,新建校区、改扩建校区的“加法”一直在进行,名校集团内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上面临着多层级问题,如何有效统筹集团内工作、集团化办学如何规范等问题迎面而来。校际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办学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和学生认知能力各异,导致名校集团的管理和运营成本、协调成本成倍增加,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难以平衡的老问题逐渐显现。

区域名校集团化工作的思考

高起点提升价值引领。所谓的名校具有先进办学理念、高效教学方法和一流管理方式,是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和价值导向,能对名校集团化发展发挥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实践中要增强名校集团成员间的紧密性,关键在于名校基因的培植与传承。要以名校文化理念为引领,引导新校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对名校历史与传统的认同感,明确自身在集团发展中的作用。名校集团也要真正聚焦学校未来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尊重名校集团化建设中的每一位参与者,保障其合法的话语权,让全体师生均有发展空间和目标,不断提升参与者的获得感,形成名校集团化建设的共治共享合力。

高规格强化放权治理。为进一步提升名校集团化办学水平,需要加强名校集团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一是要明晰管理体制。完善名校集团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让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的作用,理事会负责集团的日常发展。实施理事长任期制,5年为一个任期,结束时对理事长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加大师资倾斜力度。在统一核定教师编制的基础上,对名校集团给予适当的编制倾斜,有新校区领办任务的名校集团,提前1年给予编制进行教师储备,充分发挥名校集团良好校园文化培育教师的功能。同时在名校集团内部开展教师交流,为教师职称评审搭建平台,为教师梯度培养夯实基础。三是提升名校集团管理权限。理事长全面负责集团的运行,具备一定的人事权,可以提名副校长人选,提出集团班子人选,统一调度集团内部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将部分财务权、人事权、干部聘用权、学生管理权等下放至名校集团,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定、教师培训、评比先进等方面予以放权,全面激活名校集团的办学活力。

高投入创新完善保障。科学设置名校集团中紧密型校区数量,研究名校集团紧密型校区高效率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名校集团的办学质量。名校集团的扩容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考虑成员学校与名校集团发展理念的契合度,使集团组合更趋科学合理。二是要适度控制规模数量,一旦规模超大将导致管理粗放,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名校集团的辐射作用。应发挥名校集团的“孵化器”功能,一旦“新名校”成熟,“送一程”后就剥离名校集团母体,使名校集团始终保持合理的发展规模。同时,完善区域名校集团的经费投入机制。经费使用由名校集团理事会根据集团办学实际情况支配,每年年末进行绩效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在专项经费安排方面对名校集团化的设备配置、基建投入、人才引进等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俞晓东.新名校集团化:市域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杭州实践”[J].人民教育,2017(1).

[2]谢卿.后名校集团化时期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初步探索——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1).

[3]周建仁.“纵向携带式”名校集团化办学体制创新——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5).

[4]王达.解构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策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王达,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