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培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少年

发布时间:2021-04-19 作者:张春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汽车在山谷间穿行,梨花灿烂的大山深处,群山环抱中,一所中心小学浮现出来——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

提及霞云岭,就不得不提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激荡过几代人心扉的歌曲,就诞生在霞云岭。

1943年,年仅19岁的曹火星已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曹火星和队友徒步来到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在堂上村,曹火星深深体会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系于一旦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挽救了苦难的中国。

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队友们都睡着了,曹火星盘坐在土炕上,在油灯下专心致志地进行词曲创作。曹火星心潮澎湃,灵感涌动,反复诵读,反复修改,一首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的歌曲问世了。

1943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霞云岭堂上村的山窝窝唱响,从此传遍大江南北。

建校于1938年的霞云岭中心小学,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校歌。在学校入口最显眼的一面墙上,写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巨幅歌词,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深深地烙印在师生心里。

刘一发是霞云岭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他介绍,霞云岭中心小学的每一位音乐老师都要教新生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们理解歌词有困难,老师们就给孩子们讲述歌词诞生的背景,一句一句解释歌词的意思,然后再教节奏,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是从霞云岭唱响的,孩子们的家乡在这里,大家唱起这首歌非常自豪。”刘一发说。学校也多次邀请曹火星女儿到学校教孩子们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孩子们讲父亲曹火星当年的创作故事。

多年来,霞云岭中心小学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红色教育品牌。学校副校长任国鹏介绍,学校以培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少年为办学目标,实施红色教育,培育红星少年。学校实施了4项工程:唱、念、做、打。唱响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念好少年曹火星的故事,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台剧,打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霸王鞭。学校通过党建引领工程、红星教师成长工程、红星少年成长工程、协同育人工程、红色环境育人工程,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霞云岭中心小学也把红色教育延伸到了校外。在堂上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陈列着曹火星当年的创作手稿,孩子们参观完陈列室,73岁的老支书李增军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讲起,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孩子们情不自禁唱了起来。

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人民心声,那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 张春铭

视频制作:周子涵 修伯明 单艺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