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专家校长共探乡村教育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1-06-01 作者:张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东)近日,“振兴乡村教育公益论坛暨《大山里的未来学校》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第七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中的单元,本次活动围绕“探寻乡村教育的未来”,邀请乡村教育实践者,专家以及基层教育领导一起展开讨论,共同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发展。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表示,乡村并不意味着贫穷、闭塞、落后,大山里同样也可以有未来学校。朱永新认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有几个重要因素应引起关注:第一是课程,第二是阅读,第三是应该有真正热爱乡村的人来做乡村教育。他强调,乡村学校必须要坚持走自己乡村化的道路,把课程真正扎根在乡村的土壤上,只有遴选那些真正热爱乡村、热爱乡村教育的人,才能把乡村教育做好。

当下,中国农村教育的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探索乡村教育发展路径?如何在乡村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积极行动,探索乡村教育新模式。同时,还有一批满怀激情与梦想的教育者,从城市走向乡村,探索着乡村教育新的可能和未来。

云南兴隆美丽小学首任校长、北大附中原校长康健认为,今天乡村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深度改革的阶段,不能再用简单的技术主义解决乡村教育的问题。不能用工业化的思维、非专业化的态度帮助乡村学校的发展。有时候,这样做非但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或歧视性的作用。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