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推动在地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1-08-13 作者:陈炳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师生国(境)外流动受阻,加之部分西方国家主导民粹主义,使注重跨境流动的传统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国际化因重视本土培养、普惠全体学生、利于营造良好国际化氛围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青睐。开设国际化课程是在地国际化的核心,学生可以不离开校园,尽可能以更方便快捷、更高性价比的方式了解世界,提升全球素养。本文简析在地国际化更受关注的现实背景,以西南大学打造“学行天下 国际学分”为例,为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教育国际化;在地国际化;全球素养;国际学分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要求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

当前,世界处在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化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国家、团体乃至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全球化影响。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满足全球治理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全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全球素养(global competence,又译“全球胜任力”等),是指个体在应对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必须具备的适应全球生活、学习和生存所需的综合能力。[2]基于此,各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全球性思维和意识,能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p33.jpg

张卫国校长在2019西南大学国际课程周开幕式上致辞

立足本土培养国际化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知和沟通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国际情怀。传统国际化模式过于注重人员跨境流动,存在费用高、覆盖面小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弊端,在地国际化其实质是对国际化人才在地培养的思考,强调本土高校国际化的内涵建设。因新冠肺炎疫情和当前国际形势影响,跨国教育交流受到限制,在地国际化以其“立足本土本校”“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升大学全球素养”等特征迅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引发热潮,许多高校都旗帜鲜明地将在地国际化作为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模式。[3]

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于1999年首次提出“在地国际化”概念。他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4]学者乔斯·贝伦和埃尔斯佩思·琼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在地国际化更加注重全体参与,是在国内学习环境中,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地将国际和国内文化维度整合到所有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中,促进学生国际性素质的养成。[5]

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全球素养和跨文化能力,其方式是通过打造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的学习环境,使高校能够在自身校园成功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地国际化强调学校的国际化应立足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的校园氛围,以使学校中的所有师生受益。[6]

以西南大学为例,其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承担着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工作,将其作为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实施积极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已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学生国(境)外交流超过2000人,比2015年增加了近7倍。学生参与国际流动的意愿显著增强,赴海外交流学习人数稳步增长。

同时,学校加快推进在地国际化工作,通过国际化课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2019年7月,学校成功举办为期两周的“西南大学首届国际课程周”,来自牛津、剑桥、耶鲁、普渡等55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85名教授,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受益学生3000多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学校顺势而为,提出打造以“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国际课程周”“国际课程云课堂”为主要支撑的“学行天下 国际学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并将修学2个国际学分作为自2022年起本科学生(不包括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以及单设招生代码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2021年,学校开始实施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考核,国际化工作纳入全校各二级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内容。

多维度构建“学行天下 国际学分”体系

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学校教师紧跟国际教育发展形势,引领学生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学校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注重优质资源的匹配和引入,聚力打造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国际课程周、国际课程云课堂三位一体的“学行天下 国际学分”体系。国际学分体系既注重传统国际化方式下的跨境流动,又强调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进行在地国际化建设。一是继续发掘优质合作资源,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布局,扩展海外学习实习基地或项目达到90余个,为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提供更多选择。二是着力打造“国际课程周”品牌项目,以邀请外籍教师集中来校开设全英文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化课程,力争大幅增加开设课程数量、专业覆盖面和受益学生人数。三是与海外友校、第三方机构进行洽谈,以课程引进或搭建国际课程云课堂平台形式,灵活地、规模化地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高质多元的国际化课程选择。四是鼓励和支持二级教学单位邀请外籍教师开设专业课程或以其他创新形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学校要求所有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包括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以及单设招生代码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读期间,均应参加国际课程(项目)并达到规定要求,获取相应学分。国际学分计入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学分(限2学分),学生可通过选修国际课程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跨境流动形式参加国际项目,视完成情况认定免修。

一般情况下,学校优先鼓励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海外体验,或通过实施暑期国际课程周,在校内集中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然而,常态下每年约2000人的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规模,以及4000人左右国际课程周受益学生人数,远不能满足学校年均招收本科学生1万人以上的国际学分修学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国际课程云课堂等其他项目形式。

疫情形势下大力实施国际化课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员国际往来严重受阻,校际交流大幅减少,大量国际交流活动不得不延期举办或改为线上举行。以开设国际化课程为主的在地国际化策略成为替代学生出国(境)交流的方式。西南大学也采取集中线上学习、线下辅导教学为主的方式开展暑期国际课程周。

2021年,因疫情持续影响,以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或邀请外教来校参加国际课程周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困难。为确保2022年本科学生毕业前完成修学国际学分的需求,学校重点以国际课程形式,推出线上国际课程周、在线国际课程云课堂等项目。

在国际课程云课堂方面,学校积极探索在校内或国际友校建设国际课程云课堂平台。在建成平台之前,本年度采用向友校征集课程或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作为主要渠道开展国际课程学习。2021年,学校首次举办国际课程云课堂,开设32门网络资源课程,全校选课学生人数4000多人。

暑期学校通过在线方式举办国际课程周,邀请到来自东京大学、普渡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19个国家的40所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46名外籍教师,开设45门课程,覆盖31个教学单位。在此基础上,秋季学期学校还将继续举办“国际课程云课堂”项目,重点确保2022年本科毕业学生应修尽修国际学分。

据统计,由于大力推行国际课程云课堂、国际课程周等项目,2018级本科学生修学国际学分人数已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在2022年所有本科学生毕业前,都能有望完成国际学分修学。

p34.jpg

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踢爱尔兰盖尔式足球

推进国际化课程的主要经验

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由国际处、教务处牵头实施国际课程,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二级教学单位具体实施,职责明确,落实到位,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国际课程有关项目的顺利开展。学校以发文形式,明确规定自2022年起,修学国际学分作为本科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并将学生国(境)外交流人数、开设国际课程门数、学生选修国际课程人数纳入二级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同时配合出台《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国际学分实施方案》,对学生免修或修学国际学分进行细化,有力地调动了师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规范申报流程,严格控制风险。国际课程设定了严格的三级校内审批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坚持引进消化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确保开设课程品质高,安全可控。所开课程需由各教学单位学术委员会、党政联席会初审,然后经国际处审定后报校学术委员会、宣传部审批确定入选课程名单。

发挥二级教学单位、中方共课教师主体作用。学校鼓励以学院为主体邀请海外专家教授,根据培养方案,选择契合专业特点、符合学生需要的国际课程。要求学院充分掌握课程和专家情况,加大课程信息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学生选课。同时,撬动学院及教师现有国际合作资源,激发学院和教师参与国际化建设的积极性。

p35.jpg

欧洲科学院院士丹尼尔·谢尔曼(Daniel Sherman)教授在国际课程周上授课

学校要求学院为每门国际课程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好、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中方共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提早介入课程准备,共同开展教学,及时掌握授课情况,确保课堂教学安全有序。同时,鼓励中方课程负责人及所在学院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学校与相关高校的校际交流合作。

同时,在国际化课程开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以及亟待解决改善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碎片化,考核评价缺乏标准,共课教师能力有待提高等。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一场危机可以改变和催生一个新的时代,突发疫情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7]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让留学出现了“逆转”,开办国际课程让不出国门、学在天下成为可能。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疫情考验,在地国际化会更加蓬勃兴盛,开设多元优质的国际化课程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作者 陈炳君 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20n/2020_zl33/202006/t20200617_466544.html,2020-06-18/2020-10-01.

[2] 徐辉, 陈琴.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胜任力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J ]. 比较教育研究,2020(7):3-11.

[3] 刘进,高媛,Philip G. Altbach,Hans De Vit. 阿特巴赫谈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20(6):35.

[4] Bengt Nilss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 [EB/OL]. http://www.eaie.org /pdf/intathome.asp.2016-11-10.

[5] Jos Beelen, Elspeth Jones. Redef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A].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between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Future Policies [C].Berlin: Springer Verlag,2015:69.

[6] 张伟,刘宝存. 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J ].大学教育科学,2017(3):11.

[7] 蔡永莲. 在地国际化:后疫情时代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 J ].教育发展研究,2021(3):33.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8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