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中国青年人才胜任于世界

发布时间:2021-10-21 作者:张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编者按: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极为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中国应对全球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真正成为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者,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教育等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加强人才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开辟人才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各种渠道,使更多优秀青年连接于世界、胜任于世界。让更多具有全球意识兼具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走上国际舞台,这既是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客观要求的中国行动,也是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担当。

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和人员流动频繁,人类面临的气候、环境、能源与安全等诸多挑战,只有全球协作才能共同应对,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政府间双边、多边合作需要大量国际化、全球化人才。

全球胜任力不是一个空洞概念

如何界定、评估国际(全球)化人才?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其《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中最先提出“全球胜任力”这一概念。201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题为《全球素养培养:为了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报告,将全球胜任力分为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和态度、价值四个维度,提出全球胜任力是指“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拥有从多元观点批判性地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能充分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及他人的观点、判断与诠释;能够开放、适宜、有效率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2017年12月12日,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共同主持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让我们的青年为一个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做好准备》发布会,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官方定义为“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在国内,清华大学是较早提出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高校。2016年,《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发布了全球战略的三个子目标,其一就是着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全球胜任力定义,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其中包含三个层面六项核心素养:一是知识或认知层面,需要学习世界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全球面临的共同议题,并能深刻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能够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利用外语去深刻体验、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二是行为或人际层面,需要具有跨文化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化解矛盾和冲突;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感,在从事专业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言行得体,并能作出负责任的决策。三是个性品质层面,需要对自己、对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和自信,并有反思能力;对不同文化或文化多元性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不但从自己的文化视角还能从其他的文化视角思考问题。

2021年7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其中的“国际胜任力”同上述“全球胜任力”在概念和研究范畴上是几乎相同的。

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匮乏

最近几年,有三个与我国相关的国际组织方面的信息普遍为人知晓:一是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二是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大幅度提升;三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雇员严重不足。

这三个信息有三方面的重要背景:一是20年来我国从国际组织获得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以及维和等方面的多边平台资源,促进了我国高速、全面发展;二是最近几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和参与;三是我国没有及时培养出足够多的全球化人才,更没有足够多的能够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才。

关于全球化人才和胜任国际组织工作人才匮乏的问题,我们从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目标的阶段性变化、国际组织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首先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目标的阶段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2019年,我国有656万出国留学人员,已有423万人学成回国,有166万人在留学期限内,有67万人学成后在外工作,学成人员回归率为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经历了三次大的目标要求阶段变化。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2000年,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渠道是留学,以培养国内亟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同时鼓励留学人员成为中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阶段,我国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要求,而主要是选派优秀的人员到国外去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选派的出国留学人员所学专业绝大部分涉及理工农医等学科领域,且主要面向西方国家。第二,这一阶段到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留学潮,影响了人们对于“国外”的认知,现在许多人在社会交流中所提到的“国外”,仍特指少数发达国家,并不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这些地区。第三,部分留学人员成为促进中外双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各单位各部门主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负责人,这一时期的留学人员群体在中外双边合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多边合作了解的人并不多。

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14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批胜任“接轨”的人才,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我国全面、高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这一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兑现了允许自然人流动的承诺,通过认定一批留学中介机构,极大推动了自费出国留学,留学规模跳跃式增长,出国学习国际经贸、法律等社科、文科类专业的人数大幅度提高,留学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300多万留学人员为我国举办奥运会、G20峰会、APEC会议、世博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活动,以及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国防等领域的高速、全面发展发挥了国际化人才的应有作用。

第三阶段是从2015年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加大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胜任参与全球治理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2014年12月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拓选派和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渠道。近年来,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大幅度提高,但在国际组织任职的职员却很少,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极不相称,同时也说明,我们能够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尽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治理、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大批优秀人才就更为迫切。

其次是国际组织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联合国系统等国际组织具有发起全球议题、制定全球规则、调配全球资源、加强全球治理的功能作用。其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还不能完全胜任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很少有人关心全球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不清楚全球有哪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在提供全球议题方面的贡献非常少。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议题是一次重要贡献。

我国的国际化人才主要通过留学渠道培养,出国留学人员普遍具有四种特质。第一,具有国际视野,尽管还不是全球视野,但他们已拥有稳定的对欧美国家的看法。第二,通过学习获得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方法。中国人掌握方法的能力很强,这也是一种非常强的竞争力。第三,普遍尊重多样性,可以进行有效的国际沟通。国际沟通很重要,沟通是否成功,是以沟通结果是否有效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第四,中国具有国际可迁移能力的人才群体。这种人才在工作中至少有三种能力,一是能够很好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晋升能力;三是流动能力。而国际间的工作和流动能力可用国际可迁移能力来描述,即指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多元文化环境下学习、工作、生活,尊重世界文明、文化多样性,具有国际专业业务能力,身心健康等。

联合国系统等国际组织针对青年人才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包括核心价值和核心能力。诚信正直、专业精神、尊重多样性是国际胜任力指标体系中的3项核心价值。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规划与组织、责任心、创新精神、用户导向、持续学习、技术意识等是国际组织职员的核心能力。

培养重心应指向青年学生的国际胜任力

由于国际组织需要缴纳会费,并制定了最低、最高员额机制,我国缺乏国际组织人才已成为突出的、显性的问题。其实,另外两类国际化人才也严重短缺,一是相较于擅长和发达国家交流合作的人才,我们更缺乏能和160多个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的人才;二是缺乏能够胜任在全球范围内工作的人才,其中包括缺乏毕业后即能直接联系赴国外工作的本硕博毕业生和职业院校毕业生,而大多是通过留学才获得国外工作的机会。此外,在跨国公司等机构的绝大多数中国职员只局限于联系中国或东亚事务,缺乏能够负责美洲、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南亚、中东、东欧、西欧等地区事务的人才。

上述几类人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要求具备国际胜任力。

如何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根据中国青年学生在国际胜任力方面的强弱状况,需要重点培养青年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尊重多样性,培养其在较好的外语基础上具有跨文化学习、交往、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专业能力,同时要保持身心健康。在培养青年学生国际胜任力方面,要注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增加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促使他们在跨文化学习与工作中形成国际可迁移能力,锻炼分工协同合作能力,提升有效沟通能力,成为可在国际组织或全球化机构工作的储备人才。

高校应发挥国际胜任力培养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校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我国高校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培养体系不断发展优化。出现了体系化、学院化、学科化、战略化趋势,包括以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等为代表的培养“体系化”;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为代表的培养实体“学院化”;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的培养“学科化”;以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培养工作学校整体“战略化”。

二是培养项目形成广泛影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在国内高校和国际组织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品牌项目;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推动有力,目前已有80多所高校成为项目单位。另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所国内高校设立了校内培养项目,在学生和教师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是实习就业得到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人数快速增加,大量应届毕业生因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胜任力被国家部委涉外司局、跨国公司、央企涉外部门、涉外事业单位等录用。

其次,以高校为主体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很多尝试。其经验举措可总结为以下8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将高度重视转化为学校规划设计,转化为工作机制、协同机制,转化为5个“有”——有专班、有专款、有项目、有平台、有实体。这是工作成果突出高校的共同特点。

二是发挥学科优势,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代表高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三是立足学校特色,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品牌。代表高校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外交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构建高层次全球合作网络。代表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

五是力推实习就业,实现后备人才输送常态化。代表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六是重视学生主体,成立全球治理、国际组织相关学生协会。代表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七是强化师资建设,支撑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代表高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八是加强理论供给,提升国际胜任力研究水平。代表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第三,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方面仍需持续探索。

尽管我国高校在短短几年内在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了丰富的实践尝试和方法措施,然而当前依然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包括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体制有待深化、低层次同质化、分享合作缺乏、常态化国际合作困难、师资和课程等资源不足,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以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问题为导向,着力开展搭建交流分享平台,以科研力量支撑深入系统推动工作,组建智库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促进协同研发课程体系,提供咨询指导培训服务,促进试行国际组织人才流动岗等方面的工作,各方携手共同推进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和新时代国际交流合作人才的培养工作,让更多中国青年人才胜任于世界。(作者 张宁 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副秘书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