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厦门集美中学: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08 作者:熊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走进学校周边社区,体验挖海蛎仁,动手制作厦门特色“海蛎饼”和“海蛎炸”,近日,厦门集美中学“新疆内高班”高二的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社区,深入本土居民家中,学习挖海蛎仁,做海蛎美食,这是集美中学利用本土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典型场景。

11.jpg

学生跟着徐春绸学着剥开海蛎壳,挖出海蛎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

近年来,集美中学在抓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还让学生体验本土文化。

这两天,虽已入秋,但厦门的天气依旧有些炎热,这正是吃海蛎的好时节。周末,集美中学“新疆内高班”高二学生兴致勃勃的来到集美大社徐春绸家里,体验本地劳动。徐春绸手把手的教学生们剥开海蛎壳,挖出海蛎仁,并和大家一起切菜,拌上红薯粉,还在油锅里炸出“海蛎炸”。

12.jpg

学生跟着徐春绸学着剥开海蛎壳,挖出海蛎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

集美大社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出生地。徐春绸介绍,“海蛎饼”在本地俗称“匙仔炸”,是传统居家美食,深受当地人喜爱。

“我们在家里只会包饺子,来这里学会做海蛎饼和海蛎炸,体验太神奇了,味道不一般。”高二(5)班学生艾孜海尔说。他介绍,自己是新疆喀什人,能到厦门本地居民家中,体验地道的本地劳动,有别样的感悟。

13.jpg

学生学做“海蛎炸”的配菜。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

集美中学思政课教师蒋红蓉介绍,徐春绸是本地人,从小生活在海边,让她来当老师,一方面能增加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体验厦门本土的风俗人情、爱上传统文化。


14.jpg

学生在厨房体验炸“海蛎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