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林晓艳 张灵 游玉增)近日,宁波市突发疫情,宁波启动I级应急响应。连日来,宁波教育系统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在隔离点,还是在教室,或是师生居家线上教学和学习,一切都井然有序,做到关心关爱每一名师生,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镇海全区启动线上教学
“我们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以这样非常特殊的方式进行物理课堂的教学……”12月8日下午,镇海区骆驼中学副校长刘懿钧打开直播设备,开始物理线上教学。镇海区自12月8日起,全区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
“我们已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特点做好课程设置安排,针对高三年级、美术班也都进行了课程‘定制’,确保线上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刘懿钧介绍,骆驼中学还采用“网络自习室”的方式,让高中部学生在班级里自主建立学伴小组,在平日晚自习的时间里进行作业整理和自习,并通过视频打卡的方式营造线上学习氛围。
“开合跳,我们做10个,开始……”镇海区中兴中学的体育老师陈舟正在学校的操场上体育网课。中兴中学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网络课程,在保证学生教学进度的同时,疏导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此外,立人中学、镇海职教中心及全区各学校也都根据学校实际,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打赢“教学防疫战”。
隔离点内安稳学习
自12月6日镇海区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镇海区蛟川书院和蛟川中心幼儿园临江分园的部分孩子们正在进行集中隔离。12月8日下午,正在镇海区集中隔离点的幼儿们收到了一份来自镇海区教育局、蛟川中心幼儿园的“特殊的礼物”,附带的贺卡上写着:“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让爱与温暖延续。”
老师们一人一间、幼儿和家长一间、首例确诊病例的孩子“姐弟俩”一间,一日三餐由医护人员送到门口,配合防疫进行核酸检测……隔离点的生活逐渐进入有序阶段,师生的心理状态也从紧张、焦虑到逐渐平和。
11位老师,44名孩子,在隔离区域,他们用“内线”保持联系。由于没有平板设备,这群初一的孩子们无法进行线上学习,他们分别在自己的房间内进行自学和作业练习。做完了作业该怎么提交给老师批改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商量后,决定采用“线上小组”的方式进行口头批改。
“陈老师,我来批改作业了。”每一天,班主任陈老师的“内线”电话都会响起,几天操作下来,小组分层批改作业的效率越来越高,学生们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而这背后,也离不开一群“特使”家长们的辛勤付出。由于疫情突发,师生们并没有带上足够的学习资料,这群家长们开始行动起来:打印资料、装订成册、按房号分类,为孩子们安心学习提供保障。
家校合力抗疫
近日,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4班的班级群中,家委会会长方奕东爸爸发布了一份暖心公告。他说,班上有好几位家长是医护人员,已经奔赴一线,如果孩子和家里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家委会会一起协助解决。
除了家长们自发组织的关爱行动外,404班的杨跃灿老师对家长在防疫一线的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更为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太生动了,太暖了,把我们这些天的故事都记录下来了”……这几天,邻近镇海的宁波大学也成为抗疫一线。面对疫情,宁波大学第一时间响应,短短半个小时就组建起了一支30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协助全校师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许多感人的故事在宁波大学一幕幕上演。胡静力决定以“艺”抗“疫”,用画笔记录这一幕幕感人的温暖故事。插画内容有:学校有序组织师生开展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累到直接倚靠在椅上休息、同学们在核酸检测排队中不忘刻苦学习、青年志愿者们的服务风采等。
宁波市鄞州区甲南小学老师替居家监测的老师上课。学校供图
宁波大学医护人员比心为大家加油。胡静力 画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