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梁晖 高雅虹 记者 刘盾)3月15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接到该校一名学生发来紧急求助:因脚踝骨折,该生正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术后治疗,医院3月16日起暂停非隔离区住院业务,学生出院后不知前往何处落脚,心里十分着急。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彼时深圳各小区正实行严格管控,大学城处于封闭管理状态。这名学生的家人也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前来照料,孤身一人的她面临无处居住、无人照顾的处境。哈工大(深圳)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接她回校!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把学生从医院接回校内并非易事。要兑现“接你回家”的温暖承诺,需要多方协调、联动配合、上级批准,其背后是一场由医院、学校、深圳大学城、深圳市教育局环环相扣的“爱心接力”。
“一定不能让这位同学着急!”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等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加强与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城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尽快将学生接回学校。
平日里习以为常的回校,在特殊时期却非常不易。彰显速度的“爱心接力”,需要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加速冲刺”,相互配合“不掉棒”。“马上向教育局报送专车接送安排和返校后安排!”哈工大(深圳)校区办公室与学生工作部第一时间协调学生返校方案与流程,并向深圳大学城提交学生入校申请。学校资产管理处准备的防护服、消杀物资也已就位。学生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直同她保持联系。市教育局的审批下达后,早已穿戴好防护服的司机立即出发。
接送车辆消毒,确定出入路线,路途中防护服穿戴,返校后健康管理、核酸检测……在每一项环节的稳妥运行下,这名学生在当晚9点顺利回到学校。“学生安全返回,谢谢司机‘大白’。”
彰显温度的“爱心接力”,需要大家在困难的时候“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得知该生即将返校,学校为有脚伤的她准备了平床,替她配备好了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的生活物资,与社区协同安排好每日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辅导员每天安排好电瓶车,陪她一道前往大学城社康中心进行伤口换药。
在这场“爱心接力”中,开车前往医院接学生的是学校司机赵分明。为了做实防疫措施,在把学生安全护送到居家健康观察的宿舍后,他也需要进行居家健康观察。但谈及这个“紧急任务”,他感到很光荣。赵分明说,这是他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成为“大白”,穿上防护服后特别闷热,在近两个小时的接送途中,他一直用“把学生安全接回学校”这句话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
突然摔伤骨折,又遇见了严格的疫情管控,学校的“爱心接力”让学生倍感温暖,并在返校之后写下一封感谢信。她在感谢信中说,在她的心目中,学校一直是另一个家,“在医院的时候,辅导员老师一直和我沟通;学院在我手术时,一直帮我找护工,关心我的身体和术后照顾”。这种关心、呵护给了她更多精神力量。疫情期间返校困难重重,但学校一直努力争取着,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爱大家!”信的末尾,学生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