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清华人 奥运情”专题展览在清华校史馆开幕

发布时间:2022-03-31 作者:董鲁皖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3月30日,“清华人 奥运情”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开幕。展览通过40块展板、16个展柜、60余件珍贵的档案实物,系统回顾清华与奥运的渊源联系,展示了清华人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贡献。

“在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之际举办‘清华人 奥运情’专题展览,就是为了通过这个展览,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成绩。”清华大学校史馆馆长范宝龙说。

现场展出的展品中,有马约翰先生1926年在美国春田大学的毕业证书和毕业论文《运动的转化价值》,有清华教师参与传递的奥运会火炬,有杨扬参加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比赛夺冠时佩戴的头盔,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胸卡和纪念徽章等。展板中展示了中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在清华进行训练时的留影、马约翰教授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全体职员的合影等珍贵的历史图片,以及几十位参加奥运会或参与奥运会相关工作的清华校友的风采,全面展示了清华人以科技和智慧为奥运作出的贡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清华大学完成了若干比赛场地和三大赛区火炬台等设计;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参与项目最多的单位,共牵头7个项目18个课题、参与 38 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公共安全保障、全球传播、新能源汽车、疫情防控等多方面;1210 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150 名“志愿者的二次方”为全体志愿者提供服务保障,为实现“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贡献力量。

清华结缘奥林匹克运动始于建校初期。1913年首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清华就有6位选手参赛。1936年,中国首次官方组团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清华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部分训练场地和指导,清华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教授任中国代表团总教练,夏翔教授等多位教师参与了训练工作。如今,清华师生在支持奥运申办、设计奥运标识和场馆、开展奥运科技研发、投身奥运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热情投入、奉献智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