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对于甘肃省天水市中小学教师来说格外忙碌,进家门、进社区、到田间地头开展大走访活动,宣传“双减”和“五项管理”成果,宣讲学生资助政策和暑假安全常识,了解学生在家劳动实践情况,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暑假处于新旧学年的交接点,通过大走访掌握学生家庭和居家学习生活情况,预防特殊群体失学辍学,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沟通机制,让学生过一个平安、充实、快乐的暑假。”天水市教育局局长沈建玲介绍说。
该市的大走访活动注重摸清底子,精准施策,消除管理的空白点。各县区都制订了暑期大走访的工作方案,采取线下走访与线上交流、普访与重点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生一表”,走访老师进家门、进社区、走进田间地头,围绕学生平时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情况、生活习惯及家庭教育等与家长交流,确保大走访活动走深、走实、走细。
“在走访时发现单亲学生涵涵(化名)与家人发生矛盾后离家出走,班主任找到孩子后帮扶和开导,孩子终于回归正常。”秦州区教育局局长左凡说:“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和家庭有关,通过大走访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准确调整教育方式,给孩子以良好的正面教育。”
暑假期间,秦州区教育局100余名机关干部、5000余名教职工走进乡村社区,走访36700余户家庭,了解民情、传递爱心、查找问题、破解难题。“通过家访了解到还有少部分孩子在艰苦困难的环境里生活,自己首先受到了教育,改变了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态度,认识到更应该关爱那些家庭困难和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天水市新华门小学校长胡焱倬走访后深有感触。
秦安县组织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4000余人对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全覆盖式走访。秦安县王窑乡罐岭初级中学教师在学生闫琪瑶家走访时了解到,闫琪瑶家4个孩子都就读于罐岭初级中学,由于路途遥远,平时都是家长中午给孩子送饭,家长建议学校食堂能给孩子提供午餐服务,王窑镇学区校长杨熹当场表态秋季开学后着手解决。
秦安县第二中学高二(18)班的张赟,家在兴国镇腰崖村,张赟年幼丧父,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张赟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拖着病痛的身体为他做饭,张赟因此心理压力大,产生自卑心理。校长王守田家访中鼓励张赟积极面对暂时的困难,刻苦学习,用勤劳和智慧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
“要通过走访活动寻找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对接点,切实破解一些困扰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问题,走出实效,访出真情。”天水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长虹说。
目前,秦安县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桃园里人头攒动,满载蜜桃的车辆在公路上穿梭,果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秦安县桥南中学的走访教师径直来到刘坪镇邓坪村邓佳玥家的桃园里,和一家人边摘桃子,边唠家常,了解她家的收入情况,告诉家长邓佳玥在校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家长介绍说孩子在家很听话,除了常干家务活外,还帮着干地里的活。老师和家长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聊得特别开心。
秦安县桥南中学校长王田库认为,走访要提前备好课,带着问题下去,通过和家长沟通情况、分析问题、交流经验,才能把教师闹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搞清楚,才能有效破解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安全、家教家风、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难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自然就提升了。
7月17日,罐岭初级中学组织开展暑期走访活动,天水未来居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出资8500元,对仇转转等7名品学兼优、升入县中的学生给予奖励性资助。受资助的仇转转在罐岭初级中学就读,该生乖巧懂事,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优异,今年中考考入秦安县第一中学,因父母患病家庭困难,公司给仇转转奖励了1000元,并每年资助4000元学费,直至高中毕业。“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更加刻苦努力,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将来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母校,并把这份爱传承下去。”仇转转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特约通讯员 闫锁田)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