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双减”政策下民族地区阅读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15 作者:曹慧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阅读对少年儿童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如何利用“双减”契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课题。根据文献调研和对西藏、新疆、湘西等民族地区教师的访谈,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阅读课后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阅读课后服务的无序性,二是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浓,三是开展高质量阅读服务所需的支撑条件较为薄弱。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让民族地区阅读课后服务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渠道、以提高学生生活品质为着力点,需要构建好民族地区课后阅读服务体系,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创新、持续投入,合力营造教育新生态。

学校统筹,科学构建阅读服务内容体系

我们可以通过“铸魂—强能—悦读—善用”的阅读服务内容体系,参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学段分级分层规划书单,巩固落实“双减”政策立德树人目标。

铸魂。立德树人,在民族地区主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竭力加强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能力素质”,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类书目有《五星红旗》《可爱的中国》《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中华人物故事汇》等。

强能。阅读课后服务应遴选那些跟语言教学有关的,能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与汉语素养提高的文化内容,比如汉字和书法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交际文化与礼仪、成语等。相关书目如《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成语故事》《有故事的汉字》《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神话》等。为更好地促进文化理解,还应多指导阅读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相关书籍,做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同时注重延伸课内阅读教学,基于学生汉语水平,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和课外阅读有机联系起来,加强针对性的阅读技能训练和阅读策略指引,为民考汉阅读夯基,如《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MHK阅读备考训练》等。

悦读。阅读素养的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说到底还是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心理因素的制约,青少年喜欢看绘本、幻想类或探险类小说,更能接受与自身生活联系紧密的书。因此可重点选取具有童真童趣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如《没头脑和不高兴》《窗边的小豆豆》等;拓展课文作家作品阅读,如《城南旧事》《小巴掌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适当甄选休闲类读物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小学生导刊》等,用优质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提升精神品位。

善用。适度引入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书籍,让知识改变习惯,改善生活品质,如:《少儿科普三字经》《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读本》《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等。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的要求,加速民族地区普法,在阅读指导中适当增设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及安全、国防、防灾减灾救灾等普法资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学校应引起重视,合理引入如《我是谁》《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关注心灵成长的阅读资源。

部门协同,建立健全阅读服务资源体系

加强校内投入。政府、学校、家庭合力增加经费投入,扩充图书资源,完善阅读设施,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创新建设,营造班级阅读的良好氛围。

建设新媒体资源。相关行政部门联合出版社加速进行新媒体阅读资源建设,除四大名著外,可在红色经典图书、课内名家作品这类具有广泛阅读量的图书中增设音频和名家解说,提高民族地区课后阅读服务效率。

优化支撑平台。可以联合名校、平台运营商建设高质量线上阅读教学资源支持系统,借助网络的优势,扩展民族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异地同步课堂功能,跨区域联动打造课后阅读云指导,让民族学生均衡享受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做好资源整合。学校对接公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当地大型书店或读书会,整合区域图书资源,丰富阅读活动,拓宽阅读服务支撑渠道,如邀请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等协同育人,减轻教师的负担。[1]“可由家委会对家长资源进行组织协调,充分利用不同家长群体的职业优势、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热情等,增加家长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丰富阅读课后服务内涵。

政府主导,精准实施阅读服务师资培训

访谈时发现很多一线教师都能意识到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服务的重要性,但受限于教研能力,阅读分析和阅读调控策略显得力不从心。如何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的新命题,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组织相应的国培项目,调研阅读行为,分析其阅读习惯的区域共性、民族共性,找到根源,加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教师课后阅读指导的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根据教师需求,重点加大多样化课外阅读指导模式的培训,如制作阅读思维导图、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或头脑风暴、观看电影片段、组织戏剧展演等。多样化阅读交流分享的形式和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爱表现的欲望,更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走向“悦读”。

多方联动,创新优化阅读服务管理机制

课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因牵头学习内地城市或农村小学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民族区域实情,合理制定课后服务管理条例和质量检测指标,确保地区中小学阅读服务能够高效开展。

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阵地的管理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职工对《指导意见》的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后服务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任务;更要辨清方向,正确认识阅读课后服务在民族中小学的定位。其次,要结合本校情况制定实施条例。如针对不同年级规定符合学生教学培养计划的阅读课后服务学时;要综合考核各年级教师的延时服务工作量,科学规划阅读服务内容,确保阅读课后服务能够与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有机融合。再其次,要制定具体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阅读课后服务质量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确保长效施行。另外,要尊重课后服务的对象,利用匿名问卷或家访引入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实现家校合作协同优化课后阅读服务管理模式。

“双减”政策强调学生高素质发展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民族地区小学课后阅读服务要在辅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前提下,在培根铸魂、启迪心智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曹慧覃,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9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