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项目学习应着眼课程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1 作者:蔡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9月16日,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外拓展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活字印刷术。刘吉利 摄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行,以“做中学”、成果导向为特征的项目学习在许多地方备受关注。项目学习不只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更在于知识观的转型。项目作为开展学习的依托,聚焦统摄性知识,将点上的知识贯通起来,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以项目为主线,以知识承载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解决过程,学生既体会了以项目为主线的学习乐趣,又习得了为未来生活提供有力依据的知识根基——这便是项目学习在内容上的融合策略。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在真实项目中展开,学生在“做项目”的同时,被吸引着、引导着并最终解决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今年4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完毕,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出了挑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又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学习在学校课程中“放”在哪里,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当然,这里的“放”,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表里加一门“项目学习”的课,而是以“整合”的观念,将项目学习的核心思想有效地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为其赋能。如果我们将项目学习“放”在国家教材教学中,放多少合适?如果只放了部分,和其他没放进来的关系怎样处理?其实,对一线来说,教材是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在选择项目时,依据和教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巩固教材进行拓展设计、对接教材进行同步设计、对接课程标准进行重组设计几种类型。

巩固教材的拓展设计是在教材学习完成之后,进一步巩固教材重难点内容,或是进一步拓展迁移应用传统教材教学的项目设计。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我们曾设计过7个项目:一是语言健康体检报告,落实、巩固教材上语言相关知识的积累与梳理,学生完成一份规范、得体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建议书;二是“我是小小‘文评家’”,拓展教材文学类内容的学习,学生完成鉴赏评论集;三是为身边普通人作传,拓展教材文学类、实用类内容的学习,学生完成普通人访谈及小传;四是社会热点问题辩论,拓展教材思辨、论说、议论类内容的学习,学生完成辩论赛;五是校刊的策划与编辑,拓展教材实用类内容的学习;六是传统文化研习,对接文言文、文化典籍的学习,学生形成一篇围绕重要传统文化主题、对接当下生活的小探究论文;七是网络“反转”事件调查,学生在跨媒介学习中形成调查报告。这种设计的优点是能凸显学科学习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更加体系化,而且轻量化、可选择、好操作,适合学校实际,便于一线学校选择实施。

后两种设计方式有一定的挑战性。对接教材的同步设计直接指向教学;对接课程标准重组教材的设计系统性强,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甚至能弥补教材之不足。不妨将这两种设计方式作为理想目标,以行动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探讨项目设计与必备概念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化对课程教学的理解,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项目学习课程体系。

(蔡可,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信息化教学等)(《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