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高校科研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1 作者:袁川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这从一定层面为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政策依据。因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我国从根本上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因此,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需要聚焦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目标任务,为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教育战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注重协同联动,加速资源整合,搭建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研平台

高校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和内生力量,在其四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社会服务职能具有融汇其他三大职能的功能,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而且还影响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高校布局结构的影响,高校社会服务效能的提升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速度不成比例,高校引以为傲的人才资源与科研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开发,这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民族地区是我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和难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则是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注重协同联动,加速资源整合,搭建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科研平台。

首先,高校需要强化开放意识,注重协同联动。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无疑需要平心静气办教育、办大学,但平心静气不是封闭保守,而是强调在气定神闲的精神姿态中慎思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打开大学象牙塔之门,把高校置身于社会关切、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洪流中,依托高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聚焦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实际上,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着力城乡、东中西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师范院校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优势,聚焦乡村人才培养,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教育支撑。

其次,高校需要突出优势,强化资源整合。从“语义”层面讲,高校的“高”除了具有教育层次之“高”的意蕴外,还具有人才队伍的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水平,这是高校的突出特征与发展优势。高校必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整合人才、科研、教学和实验等平台资源,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创新领域,“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实力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以学科‘高原’、重大科技平台等为支撑汇聚优秀人才”。[1]依托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立足民族地区高校科研资源和社会条件,全面整合人才、资源与平台等科研资源,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研实施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瞄准“卡脖子”问题,注重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着力完善科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施体系。

强化需求牵引,实施项目驱动,做好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智库

《意见》强调,“高校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在学校整体规划和科技创新等专项规划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意见》里面说得很清楚,高校有组织科研需要聚焦国家战略这个需求导向,建立和发展以需求牵引和项目驱动为引擎的研究中心,整合优势资源,明确主攻方向和重要任务,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科学研究,构建聚才与育才协同并进的科研实施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显然,在高校有组织科研过程中,需求可以决定问题,问题也可以分解成项目,但无论是需求也好,还是问题抑或项目也罢,均需要依靠专家学者,而高校有组织科研恰恰是汇聚和培养高水平、有潜能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这为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专家智库建设提供平台和条件。

一方面,高校要强化需求牵引,重视人才培养。众所周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目的所在,这种重大需求既包括科研,也包括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本性所在,科研工作的本质是原创知识的生产,实际上科研和人才培养都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二者的互动共生是高校职能的理想所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在重大项目攻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特别是对于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强调自由探索,好奇心、研究兴趣和灵感显得尤为重要,有组织科研就是要把自由探索中出类拔萃的青年人吸引进来,整合高等教育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瞄准“卡脖子”问题,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有组织科研中承担责任与使命,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系统规划民族地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高校要实施项目驱动,建设教育智库。高校有组织科研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驱动研究,大问题可以由需求决定,但问题始终要依靠项目推动实施。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学科交叉、自由探索的科研氛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的高校科技工作需要再次跨越,聚焦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着力建设高校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智库。实施项目驱动,创新教育智库工作机制,全面整合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搭建高校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体,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面向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

加强团队建设,激发创新潜能,释放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合力

人力资本开发是高校的特定职能,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以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为支撑,高校能够助推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发生,提升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和边际效率。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高校要集中优势学科平台,搭建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加强构建高能级、体系化、项目化和有组织的创新驱动共同体,通过人力资本的集聚促进技术流动的发生和提升人才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的创新驱动,“以各学科领域的科研专家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和骨干为支撑,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同工作的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团体”。[2]本质而言,创新驱动是有别于“增长”“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概念,创新驱动要求内在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自我更新,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的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这一角度上讲,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内生性创新发展过程,需要构建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高校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生机制,推进人才培养结构与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创新驱动,释放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合力。

高校要加强团队建设,着力基础教育发展。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承担着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关任务,需要建立由高校、政府、基础教育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多主体协同共生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面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构建产学研体系,打造融会贯通“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研实施体系,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推进“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科研组织范式转变,构建面向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师生的科研创新团队。完善师生共建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进高能级科研创新共同体建设,推行“承上连中启下”的运行机制,引导师生在科研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激发科研热情,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着力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校要培养创新精神,激发人才资源潜能。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的内生创新性需要从地方的现实情况出发,在持续变革的理念下注重有组织科研的社会效应,在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综合实力。高校应从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升资源凝聚力和自我造血能力,借助共建科研团队的有效平台,培养学生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科研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组织科研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承担科研任务进行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学生较早进入相关科研领域,了解最新科研前沿和科研动态,为人才资源潜能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袁川,系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