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留学国家队”聚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1 作者: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年来,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对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站在国家和世界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国家公费留学的重点方向,持续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p19.jpg

西部地区英语课堂

精准定位、扶智先行,教育扶贫功不可没

扶贫先扶智,教育为脱贫攻坚覆沃土、树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加快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扶贫考察讲话中强调,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国家留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三农”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落实教育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中,以教育扶贫工作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聚焦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中学师资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培养对象,量身打造项目培养模式,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留学人才培养助推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人才林建设覆沃土、奠根基。

根植西南特困区,设专项育才造才。十年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面向云南滇西边境山区的“滇西边境山区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滇西边境山区中学教改出国留学项目”,覆盖56个县,两类项目在后续实施中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至其他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通过扶贫项目培养的六大连片特困区的1499名(含一线教师1335人、管理人员164人)种子教师和管理人才已逐步形成教学管理人才库,回国优秀教师建立了“中学英语教学精品课程库”,为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奠定了人才基础,为推动实现“教育输血”到“教育造血”的转变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通过扶贫项目学成回国的云南红河元阳县的唐老师,担负起“种子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将英语教学与当地旅游特色相结合,将当地导游词内容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就业创业的大门。云南师范大学课题组在针对滇西项目开展调研时了解到,元阳第一中学一名学生在回国教师的带动和鼓舞下,对英语学习渐渐由厌生喜,并利用假期为外宾做导游,不仅得到外方的赞许,还赚到每天200元的薪酬,大幅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和自信心。云南省双柏县教育局负责人说:“通过扶贫项目出国留学的老师犹如撒向我县英语教育的种子,带着使命和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积极发挥着‘种子作用’,对推动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巩固教育部对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帮扶的成果发挥着积极作用。”

扶贫留学项目也得到英国雷丁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外合作院校对滇西边境山区等贫困地区英语教育教研的关注,为地方进一步拓展合作,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脱贫攻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

聚焦主业、突出重点,以生态文明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着重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至关重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过程中,国家留学基金委聚焦主责主业,加大选育人才的精度与力度,做到了“人才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

定点帮扶,以对口支援为纽带,支持帮扶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及来宾市忻城县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对口帮扶的两个县,为解决好、帮扶好两县急难愁盼关键事,国家留学基金委就两县及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制定针对性扶贫项目工作方案,用教育的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两县乡村建设。

精准施策,聚焦关键领域,筑牢乡村振兴人才供给防护墙。国家留学基金委面向16所涉农高校试点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河南农业大学等36个单位所申请项目,累计选派392人,为乡村振兴人才储备、供给奠定了扎实基础。此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其他专项也不断加大对涉农学科领域的支持力度。如“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农科类申报录取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通过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选派了近200人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壮大国际传播队伍,讲好中国故事。依托高校定点扶贫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组织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开展“感知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的第二课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任务设计开展“CSC 学友汇”活动,推进河南省“公派留学助力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的对接工作,并与“乡村振兴高校联盟”有关院校探讨联合开展“青年学者乡村振兴论坛”活动,切实增强造血功能,激发乡村振兴潜力。

p20.jpg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走进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感受科技兴农的力量和乡村振兴的成果

广拓渠道、汇聚英才,做绿色教育人才培养的“蓄水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人才林已初具规模并在逐步拓展。然而,持续加大对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多途径协力共建生态文明大循环,广植人才青山林,合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系统谋划,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途径选派留学人员,构建国家公费留学新格局。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选派的专精人才外,国家留学基金委还在多领域开展项目交流与合作,如公共卫生与防疫医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基因工程、交叉学科等,拓宽选派学科广度,加强选育人才力度,充分激发生态领域学科发展内生动力。在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不断加强对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林、牧、渔等“双一流”学科专业方向高校及项目的支持,如华中农业大学“畜禽遗传育种人兽共患病基础研究与综合防控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中美加林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中德美合作培养农业基因组人才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AGD计划”等。

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汇聚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育生态环境领域顶尖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造就形成生态领域学科英才汇聚的生动发展局面。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以成班派出的形式,设立高校农业专业一线教师出国留学子项目,连续4年选派了100余名教师赴新西兰梅西大学学习。教师们回国后在教学应用、申请课题、指导学生竞赛、个人职称晋级及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得到了其国内工作单位的认可。其中,山西农业大学何云峰回国后结合新西兰所学内容在国内综合性教育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并先后于2018年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于2020年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当前,国家公费留学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留学基金委将在教育部党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上不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发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家公费留学人员。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引导广大留学人员爱党爱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推进国家公费留学高质量发展,聚众智汇众力,发挥国家公费留学人员的导向引领作用,将留学人才汇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堡垒”,为推动共建生态文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供稿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