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外合作大学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研究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11 作者:王静 赵玉芳 何兴 吴卫华 张小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摘要]本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探索构建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的协同育人体系。从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入手,总结梳理了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存在的“协同难”“实践难”和“内化难”问题,并对相应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打通思想堵点、要素堵点和能力堵点的解决思路。对如何借助中外教育合作平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进而促进中外文化共融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立足课程思政小命题,实现中外文化共融大课题的探索实践新思路和新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外合作办学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以下简称“西塔学院”)是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共建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创办7年来,深度融合中澳三校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秉持“培养具有全球择业能力的创意精英”育人理念,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探索与实践,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国际流动不畅、教育交流受阻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学院始终坚持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守好中外合作办学底线,以落实课程思政为抓手,全面探索中外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化国际交流互信、增强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中外文化共融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教育实践。

一、把脉:找准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痛点

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工作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探索和创新发展,只有守好办学“底线”,筑牢意识“防线”,才有可能拉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线”。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另一方面要正视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直面问题、找准痛点,确保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体系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的放矢。

1.正视办学形式特殊带来的“协同难”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特殊的办学形式,要求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由中外双方共同参与、深度合作。因此,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需要外方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协同参与。但在跨国界、跨地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面对中外双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部分中方教育者对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畏难情绪,对协同外方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有些“打不开思路、放不开手脚”,以致于出现思政育人过程间断或环节缺失的问题,难以构建中外双方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2.正视教育环境复杂带来的“实践难”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身处教育对外开放前沿,多元文化和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多重教育理念和不同知识体系的交融,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年学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坚守。在这种复杂的教育环境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面临不小的难题。对中方办学主体而言,一方面要充分融合外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要勇于学习和吸纳外方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时刻绷紧底线意识这根弦,要敢于对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言行“说不”。只有在教育深度融合与守牢办学底线之间找准平衡点,才能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3.正视思政元素高度同质化带来的“内化难”问题

传统的课程思政元素存在高度同质化现象,单调固化的教学方式和枯燥雷同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让青年学子产生较低的学习获得感,甚至引发学习抵触情绪。一方面是由于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认识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与思政课所选用的思政元素高度雷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任课教师往往只关注一门课或者一节课,思政元素挖掘不全面、不系统。这些高度雷同、严重形式化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生硬叠加,很难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育人过程中产生“1+1>2”的效应,既难以引发受教育者主动接纳的良好愿望和学习热情,也难以实现中外双方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协同效应,更难以达成让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目标。

二、寻诊:打通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堵点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新格局,要在找准痛点的基础上,着力打通教育教学实践的堵点,为进一步攻坚破局、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1.打通思想堵点,消除认识误区,树立中外双方协同育人理念

观念问题、思想问题是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堵点。一是源于中方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不足,认为课程思政不属于专业教学范畴,只注重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轻视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二是源于外方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认为课程思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不完全相符。

要打通思想堵点,首先要提高中方教育者的重视程度,从中方角度找准发力点。中方办学主体通过“提要求、抓培训、重激励”等措施,让中方教育者充分理解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和重要性,转变育人理念,彻底摒弃“重专业、轻德育”的错误思想,增强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外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思想碰撞,中方教育者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主动探索课程思政新思路和新方法。

其次,要消除外方教育者的认识误区,通过教育合作打造协同点。要加强中外双方的思想沟通和文化交流,在教育合作过程中,借助中外双方教学科研合作、国际文化交流等机会,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向外方传递中方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传播中国文化的“真善美”,让外方教育者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增强合作信心,找准思政育人的切入点,促进中外双方树立协同育人目标、达成协同育人共识。

2.打通要素堵点,统筹育人资源,打开中外双方协同育人新格局

思政要素同质化、形式化、片面化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二大堵点。这主要是源于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充分、不透彻,对思政要素的选取和挖掘不科学、不合理,对育人资源的统筹不全面、不系统。

要打通要素堵点,首先应充分挖掘育人元素,形成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为切实消除外方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在教育实践中要着重区分具有国际普适性的育人元素(如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等)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从中外双方形成共识的普适性元素入手,系统分析国际教育界开展思政育人的共同点和相近点,充分挖掘国际普遍认同的育人元素,形成具有双方共识且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系。

其次,应科学统筹育人资源,搭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应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运行、从学科建设到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到实践育人,制定贯彻“全员思政、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策略,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向同行。着力搭建“教育者+要素+课堂”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一是大力推动中外双方教育者协同参与,科学统筹育人要素。二是充分发挥“一二三课堂”的协同育人功能,使课程思政立足但不拘泥于课堂,依托但不囿于课程教学。三是充分发挥课程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出国(境)访学等各种教育形式的育人功能,促进第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结合,强化实践育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步,使课程思政更立体生动。

表:中外合作办学共课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统筹表

3.打通能力堵点,推进有机融合,提升中外双方协同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教学生硬教条,受教育者接受度低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三大堵点。这主要源于教育者自身思政教学能力不足,理论素养和专业积累不够,不知道“挖什么、怎么挖”,也不知道该如何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溶盐于水”的效果。

要打通能力堵点,首先应推动育人主体从“单打”向“联动”转变,构建联动育人共同体。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应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学部-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统筹机构,从上至下开展课程思政大研讨、大学习,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落细。要打破“‘课程思政’是任课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这种认识误区,破解课程思政由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难题,树立全体教育者联动育人的意识,建立联动育人机制,健全系统培训和激励机制,促使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党团组织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成为课程思政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握指成拳、聚沙成塔,构建联动育人共同体。

其次,要实现育人方式从“嵌入”向“融入”转变,打造思政育人有机体。为避免受教育者对课程思政产生标签化的学习感受,就要打破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简单叠加或生硬嵌入的现状,从“学科-专业-课程”三个层面分析挖掘思政元素,从“教材-教案-教法”三个维度研究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融合位和阐释法,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让课程思政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打造思政育人有机体。

三、实践:深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试验田

为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地落实,验证前期已有的各种构想和初步方案,西塔学院在已开设的中外合作授课课程(以下简称“共课课程”)中选取一门专业课程——《基础生物化学(英文)》作为课程教学的试验田,探索中外双方共课教师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的做法与成效。

首先,学院组织从事党建思政、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专业教学的中方工作人员开展专题研讨,从中外合作办学共课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目标、方法、路径及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和研讨,拟定了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共课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元素统筹表(如表所示),对不同类别的思政元素适用于不同的教学主导方作出了明确划分。

其次,学院组织课程中方教学团队针对该门课程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对这些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有机融合,确保课程思政教学不突兀,受教育者有收获。如该课程教材《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ition》的封面插图选用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等于2015年发表在Science中酵母剪接体的结构图,以此激励学生增强科学自信和国家荣誉感;在讲解负责颜色视觉的视锥细胞时,讲述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色盲症的科学家道尔顿(Dalton)的故事,突出科学家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时,引入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作出巨大贡献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Franklin)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刻意忽略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以辩证态度看待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

再次,通过该课程中外双方共课教师的充分沟通,逐步达成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的共识。外方共课教师有意愿和热情在加强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培养严谨治学态度等方面协同参与相关工作,并通过专题讲座、课堂研讨、课后交流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术观和职业操守。如外教在授课过程中,协同中方老师针对学术诚信问题开展在线专题讲座(如图),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术诚信思维和学术规范。

外教开展学术诚信在线专题讲座

在充分开展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学院还将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共课课程全覆盖,进一步探索中外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四、破局: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突破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要守牢办学底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肩负起促进教育对外开放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要以构建中外协同育人机制为导向,打破思维局限、领域局限和目标局限,深入探索既能立足于国内实际又能与世界接轨、有助于深化国际教育交流的新思路;探索符合国际传播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共融的新路径。

1.打破课程思政的思维局限,探索深化国际教育交流新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要打破课程思政的思维局限,为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促进中外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贡献新思路。要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为切入点,以构建中外双方协同育人机制和育人体系为着力点,增进中外双方的交流与互信,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包容,这不仅有利于合作高校间建立更加可靠稳固的关系,也有利于双方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为进一步促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2.打破教育合作的领域局限,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新举措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教育合作,但不应限于教育合作。要主动打破领域局限,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贡献新举措。一方面,借助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开展中国文化的“内向传播”。在中方办学主体内大力营造主流舆论氛围,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媒体报道等不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中方师生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另一方面,借助教育合作的平台,大力开展中国文化的“外向传播”。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师生资源,扩大国际交流的“朋友圈”,借助教学科研合作、国际交流访学、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外师生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脱贫攻坚故事的讲述者。

3.打破协同育人的目标局限,探索实现中外文化共融、文明互鉴新办法

中外合作办学要打破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目标局限,以培养中外文化共鸣与共情为着力点,为推动中外文化共同繁荣和有机融合贡献新办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外合作办学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各国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其他国际热点、焦点问题中的不同表现和结果反差,并以此为例认真阐释中国的制度和道路优势,一方面促进中方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借助国际传播的新手段、新渠道,以更有亲和力、更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话语体系向外方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在中外双方教育界充分达成政治互信和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双方国家和人民达成文化共识,以“求同存异、相互成就”的互鉴共赢思想推动实现中外文化共融。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西塔学院从中外合作办学落实课程思政的痛点和难点入手,疏通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堵点,立足课程思政小命题,探索深化国际交流互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中外文化共融、文明互鉴的大课题。未来,西塔学院将继续为创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贡献“西塔智慧”和“西塔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作者王静系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党委书记,赵玉芳系西南大学西塔学院院长,何兴系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副院长,吴卫华系西南大学西塔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张小宁系西南大学西塔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共课教师。本文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研协202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丁艳婷,卢琛琛.“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宿迁学院为例[J].公关世界,2022(02):31-32.

[2]梁君,梁晓舒.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6):183-186.

[3]陈晓庆,率婷.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21(35):86-88.

[4]熊晓轶,肖瑶,赵惠娟.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90-92.

[5]杨秀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前提、途径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87-91.

[6]韦诗业,李素芬.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36-39.

[7]张俊,江海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决策探索,2020(8):46-48.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