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民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非遗文化传承互动共生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3 作者:袁军 许小俐 王堂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职业院校有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些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政策法规,例如,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等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的通知》等,都明确了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

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客观存在着互动共生的内在关系。民族职业文化功能担当必然赋予职业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使命,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必然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得更好更健康更有特色。

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共生作用分析

民族教育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唤醒了非遗文化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二是培养了新的传承人;三是有利于非遗文化交流与创新,丰富活跃了非遗文化,形成活态化传承;四是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五是加强了区域非遗文化的研究。

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对职业院校具有重要作用。非遗文化是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文化能引领和促进教育发展,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对职业院校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作用。一是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既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又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有利于他们融入集体,并且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审美能力。二是对教育者的作用。包括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三是对学校发展的作用。非遗文化丰富了职业院校内容,促进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彰显学校民族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学校影响力、增强学校竞争力。

民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非遗文化传承的主要举措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模式、专业传承民族文化有效教学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成功破解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不力、专业特色不彰、民族文化育人低效等问题,实现了专业育人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

搭建传承人“多方协作式”培养平台。一是建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1个,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1个,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二是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师资资源库。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师资队伍,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参加民族文化传承专项培训36人次,引进汪少碧等市级和区级传承人4人,聘请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企业技术骨干等12人,组建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师资队伍,聘请重庆市西兰卡普、蜀绣非遗传承人2人进校园,建立大师工作室。三是与重庆的一些公司开设服装订单班2个,为企业输送民族技艺人才106人。四是建设数字资源库。依托智慧校园平台,校企、校校共同研发“武陵山特色菜品烹饪”等课程资源包;建立武陵山民族语言、舞蹈、乐器、工艺、体育和歌曲等文化艺术素材资源库。

探索“文化浸润式”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例如服装专业发展对接地方民族产业发展需求接轨,将“西兰卡普”“嚓拶绣”作为必修课程,实现民族技艺进课堂。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库。校企、校校共同编写《武陵山民族服饰》《武陵山民族音乐》《武陵山民族舞蹈》和《武陵山民风民俗普及读本》等4本教材,并开发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营造民族文化育人氛围。开展“六个一”活动:会唱一首经典民歌,会跳一支民族舞蹈,会说一门民族语言,会奏一件民族乐器,会做一种民族工艺,会一项民族体育运动。常态化开展校园大舞台、土家摆手舞比赛及各类民族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并将土家摆手操改编成校园大课间操,营造民族文化育人的氛围。

实施“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学徒制体验式教学。建立民族文化展览室和民族民间工艺室两间,实行师带徒体验式教学。开展大赛制体验式教学。每年定期开展民族技艺、服装专业技能、民俗知识竞答、民族健身操、民族服装艺术展等比赛。开展工作室体验式教学。引进民间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建立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研发工作室、民族工艺工作室,研发民族文化产品。开展校外基地的体验式教学。与重庆市15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实习,体验民族文化。

构建非遗进专业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一是非遗文化嵌入公共基础课。开发《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普及读本》等校本教材,开设“武陵山民族文化”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二是非遗技艺嵌入专业技能课。开设“西兰卡普”“黔江鸡杂”等专业必修课程和“土家族摆手舞”选修课程,培养学生非遗技艺。三是民族文化嵌入专业实践课。实施“六个一”工程(组织学生学会唱一首经典民歌、跳一支民族舞蹈、说一门民族语言、奏一件民族乐器、展一种民族工艺、做一项民族体育运动)。参加西兰卡普主题设计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等活动。

人才培养与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许多理念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但职业学校联合教育主管部门、非遗文化部门、企业共同保护传承非遗的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遗传承与专业建设融合度不高,职业院校完整性、系统性、持续性传承非遗难度大等问题要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渠道。

非遗教材开发不足。目前来看,使用的教材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因为相关非遗教材的编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成本过高。如果仅仅限于要求非遗传承人来校进行现场指导、开设讲座,或者带领学生参观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等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在非遗项目引进校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非遗传承人难以培养。学生在有限环境下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无法学到真真切切的非遗技艺,导致许多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做到传技育人。黔江区职业院校每年培养非遗技艺专业人才近1300名,但真正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很少,黔江区目前拥有国家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6人、区级非遗传承人155人。市级和国家级的传承人才引进难。学生毕业后,多数学生不从事非遗相关工作,基本中断了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师资不足。非遗传承融合了文化、技能、审美、功能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内涵要求。学校传承非遗文化师资力量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态度、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上均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非遗文化研究如何有效促进非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专业团队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学校搭建了文旅产品研发工作室,目的是想通过艺术加工、创新设计出独具区域特色元素的民艺收藏品、手工艺伴手礼等,但是受限于教学团队研发创新能力,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市场吸引力较强的文旅产品,没有实现非遗特色文化促动产业转型。

民族职业院校与非遗文化互动共生发展的路径探索

针对存在的问题,民族职业院校与非遗文化互动共生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细化到专业、人培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专业人才培养融合民族文化传承。专业对接地方民族产业发展,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效对接。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民族工艺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相融合,强化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升了职业素养。

探索多角度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一是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库,充实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技艺、民俗礼仪等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途径。二是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开发民族文化简明读本、民族工艺教材等,构建非遗传承通识课程和非遗传承专业课程,形成民族文化课堂传承的途径。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教育活动,助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多样化,通过开展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民族体育运动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形成活动传承的途径。四是依托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邀请民族民间工艺大师,传承技艺,制作民族工艺精品。

建设多方联动的文化传承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联合行业专家、民间工艺大师、学校教师共同组建开发团队,打造专兼结合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助推职业院校师资科学构建。成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民间工艺室、民族艺术团,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制定系列运行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开发措施。开展武陵山民族文化调研,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整合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形成数字化资源,开发教材,实施活动,建立中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本土化开发机制。促进非遗物化成果转化,助推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

(作者:袁军 许小俐 王堂祥,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