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别怕儿童犯错,错误本身就是教育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6-08 作者:崔学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著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是不足为奇的。”

人无完人,何况儿童?儿童犯错,不可避免且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儿童无错”才有价值、有意义。

所谓“儿童无错”,是教育者对儿童犯错所持有的态度。我们要认识到:犯错是儿童的特点和权利,儿童犯错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

儿童是未成年人,无论其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而且缺乏生活经验。由于辨认和自控能力比较弱,他们有时不明白规则,有时忘记控制自己,有时难以控制自己,因此犯错是儿童的特点,犯错是儿童的权利。

孩子学走路会摔跤,摔跤是孩子学走路的特点和权利;孩子牙牙学语把“叔叔”喊成“fufu”,发音不精准是孩子学说话的特点和权利;小孩吃饭打坏了碗、玩耍时不慎打碎了花瓶等,都是孩子的权利。

有人对此不理解,只因其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甚了解。如果我们知道,儿童五岁以前手指的小肌肉还很不发达,就不会为五岁的小孩吃饭不慎摔坏了碗而责骂他,更不会着急地要五岁孩子用笔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甚至练习素描。

心理学上把出生后到18岁都称为儿童期,我们习惯上把314岁的孩子称为儿童。儿童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在青春期儿童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青春期儿童迎来身体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巨大的身体变化带来巨大的心理变化,很容易引发青春期儿童自身内部的身心冲突及与他人的冲突。我们能理解和体谅成人更年期的言行失常及情绪冲动,我们更应该理解和原谅青春期儿童的言行失常及情绪冲动,因为相比较而言,青春期儿童比更年期成人缺乏生活经验,而且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允许儿童犯错,目的是期待、引导儿童改错,使儿童从错误走向正确,由不完善逐步接近完善。“受教育者的每次犯错,都有改则受益与不改受害两种可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从改错中受益。”儿童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

皮亚杰认为,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错误对儿童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学习与发展意义。

首先,儿童犯错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应该好好利用。产生错误并不意味着失败,而只表明它是学习过程中一个有机而重要的部分。通过思考这些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儿童得以学到新东西,并发展一些策略来对付以后出现的问题。学习的缓慢,并不是一种失败,而只表明儿童需要特殊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过我们,正常的教育与惩罚是无缘的。如果轻易用处罚的方式“消灭”错误,产生错误的根源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错误的意义也被处罚所消解,从而使教育失去了着力点。正如不要轻易用退烧药,退烧药只是让发烧的症状消失,却容易让我们忽视对发烧症结的诊疗。

“孩子的错误”不是“错误的孩子”,孩子有了错误,不等于说整个孩子就完全错了,孩子的错误只要化解得好,往往能成就优秀的孩子。就像大禹治水,不是堵,而是疏,让孩子学习成长中的错误自然暴露,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孩子纠错前行。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就主张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为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何况有些错误并非错误,只是尚未正确地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儿童的一些“异想天开”,切不可轻易予以打击甚至扼杀。笔者曾听一位小朋友说:“要是能把太阳光里的紫外线灌进自来水管,那妈妈用水洗菜、洗衣服不就可以消毒了?”依据现有的科学水平,这位小朋友的想法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但谁能断言这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科学幻想?

儿童犯错千万不能归结为其有顽劣的本性,反而更应该看成是其成长过程中遭遇迷茫或者困惑时无意识发出的求助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儿童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错误时,我们不仅不能轻易放弃,更不能训斥指责,而应该把错误当作学习的资源,引导帮助儿童持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探索。

其次,儿童犯错也是教育者进行反思的宝贵资源。拿学生“违规”来说,学生的“违”固然不对,但是有时候也有必要对“规”进行反思审视。春节后我们搬进了新校园,全校数千名学生,虽然已经有一个足球场、四个篮球场,却只有一个排球场,学生因为争夺排球场时而发生冲突。学生向我反映情况,建议再开辟一块排球场,因为他们发现在单双杠场地附近有一块空的场地。我们到现场查看,发现要开辟排球场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不过经过努力是可以消除的。在有关处室的协作努力下,最终消除安全隐患,开辟了新的排球场。在学校,这种学生触发的对“规”的反思审视,不仅让学生需求得到满足,也促使我们和学生一道发展成长,促进学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无错”观并非否认儿童过错的客观存在,也不是要掩饰、包庇儿童的过错,更不是忽视、纵容儿童的错误,尤其不能对一些严重的、对儿童身心有害甚至是致命的错误发生听之任之。相反,我们要对儿童的错误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要有预判,要防范严重错误的发生,这里所说的“儿童无错”更应是指我们成人对待儿童客观存在的过错应该持有的主观态度。这种态度会使教育者变得宽容,会使教育者冷静而有效地引导儿童发展,对儿童发展积极期待和耐心等待,包容儿童在改正错误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耐心等待儿童在反复中前进。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爱心和同情心的体现,儿童对宽容的感受和体会也有利于儿童宽容美德的形成。

儿童犯错,成人思过。“儿童无错”,共同进步。

(崔学鸿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10期,原题为《儿童无错 共同进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