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启动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14 作者:施剑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日前,北京市“校园安全岛”平急两用建设现场会在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召开。全市教育系统代表参观了妙峰山民族学校的“思政教室”“红领巾学院” “安全岛学苑”和“学习贯彻展室”,并观看了学校安全疏散演练。

在海河特大洪涝灾情期间,校园安置点成为北京门头沟区抗洪救灾全方位战役的重要板块,全区各学校充分发挥平急两用“安全岛”作用,成了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救援部队的驻扎地、救灾物资的集散地,累计安置村民和抢险人员7331人。

在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市级现场会上,北京“校园安全岛”平急两用标准化建设启动,师生现场开展了包括应急演练,消防应急、交通安全、校园防暴、防震演练、应急自救、抗洪避险、心理疏导等场景的应急演练。京蒙两地师生通过视频连线进行互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园“安全岛”对内联系师生、对外是联系群众、接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安全岛是师生以及社会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安全知识传授、应急演练、安全实践等课程化培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发生灾难时,学校的安全岛就成为师生和群众的避难之所、救援出发地和物资中转站,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难的破坏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灾后重建以来,北京门头沟区积极构建区域校园“安全岛链”。按照“因地因时制宜、科学论证评估;立足现有体系、整合已有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健全联动机制;兼顾平急两用、拓展新的功能”的思路,将每一所学校建设为平急两用安全岛,并形成相互联通资源互补的“岛链”,在满足师生群众日常安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构建沿河安全体系,有效的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筑牢师生和群众平急两用安全长廊。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