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叶涛)“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源自哪里?”7月以来,在重庆江北、河南洛阳、湖北荆州的街头巷尾,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记者手持话筒,和街坊邻居们唠起了家常。
“家乡哪儿变美了?”大家伙的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老小区加装了新电梯,社区医院看病更方便,回乡创业扶持多……“咱中国经济肯定行!”街坊们异口同声。这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同学别跑”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镜头记录下的菜市场的吆喝声,社区里的欢笑声,展现中国经济最真实的模样。
据了解,“同学别跑”是该校网络思政品牌项目,现已推出240余期融媒体作品。自2023年起,该团队延续“同学别跑”街访的形式,在寒暑假推出特别版,回到家乡走街串巷,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年文化等主题,收集“冒着热气”的百姓心声。
今年夏天,这支师生团队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宣传宣讲党和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展示近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民生保障领域的亮点,倾听他们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展望。
为了完成这场与乡亲们的对话,学生记者们做足了功课。他们先期开展了33场业务培训,围绕暑假社会实践可行性论证、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开展多场研讨活动,多方面了解民生保障相关政策,为采访话题设计、群众引导做足理论储备。
“当我拿起话筒的那一刻,我突然懂得,我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受教育者。街坊们平实而质朴的话语,让我一次次被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感动。”学生记者吴粤城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