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7月27日,由司法部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规则全球对话与协同发展”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2025”)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本次论坛聚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前沿问题,围绕更常态化的国际对话、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更明确的人工智能治理规则、更高程度的互利共赢深入交流分享,凝聚发展共识,推进规则互鉴,深化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武增,上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亚宏;阿尔及利亚知识经济、初创和微型企业部长努尔丁·瓦多赫;联合国秘书长数字与新兴技术特使办公室成员、数字与新兴技术特使高级顾问梅赫迪·斯内内;柬埔寨邮政电信部信息通信技术总局局长萨姆·塞瑟雷;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国际组织负责人、业界领袖、政府部门代表、学术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主持论坛开幕式。
武增在致辞中指出,法治是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坚持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坚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推动人工智能法治建设和全球治理体系规则完善,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让技术创新造福全人类。
张亚宏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上海正在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将深化规则对话与协同、强化制度创新与引领、拓展治理协同与合作,着力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贡献“上海方案”“中国智慧”。
姜泽廷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将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建设,作为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支点,加强人工智能立法研究,积极推动建立常态化、多层次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对话机制和平台,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法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在监管经验共享、技术标准互认、风险评估协同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夏泽翰表示,人工智能迅猛发展,重塑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治理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以国际共识框架为治理基准、聚焦南方国家建设弥合数字鸿沟、依托WAIC等平台强化包容性治理,让人工智能成为“向善”力量。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副局长唐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等7位实践与理论界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5位行业专家展开深度圆桌对话。在开放、共享、互促的良好氛围中,与会同仁聚焦真问题,凝聚大共识,探索新路径,为推动人工智能法治建设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圆桌讨论环节,日本上智大学副校长森下哲朗,韩国个人信息保护部公私联合委员会数据处理标准小组主席金炳弼,抖音集团法律研究与合作负责人丁道勤,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讲师、研究学者魏光明,欧亚集团地缘科技总监鲁晓萌就当前全球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立法最主要关切的领域是什么、人工智能创新带来的利害和对当前的监管方法和工具是否有效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森下哲朗、金炳弼、魏光明等人分别结合日本、韩国、美国人工智能立法现状展开探讨,并分析下一步突破方向。
据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WAIC2025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命题,系统刻画智能时代知识版图与时代坐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