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一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苏勤)为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强化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应用,日前,由内蒙古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内蒙古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为期3天,活动以“科学实践,筑梦未来”为主题,全区12个盟市遴选推荐约500件师生优秀作品,集中呈现了各地中小学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展示内容包括科学教育改革典型案例、现代科技与教育融合成果、跨学科实践成果以及科学教育资源开发成果等,其中“AI+教育”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创客教育、编程教育等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比第一届,本届活动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感,展示形式除了实物展览、多媒体展示等,还设置了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不仅可以分享各地科学教育成果,更能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近年来,内蒙古坚持政策引领,对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学校科学教学提质、社会资源实践育人、科学教育改革创新三大行动。开展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创建工作,组建人工智能名师工作坊,举办全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及实践技能大赛。下一步,内蒙古教育厅将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水平。强化数智赋能,构建数字实验环境,打造科学教育教学新场景。加强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建设,构建“实验校引领、全域协同”的联动网络。
内蒙古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现场。陈先达摄
内蒙古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现场。陈先达摄
内蒙古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现场。陈先达摄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