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海南大学: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培育人才

发布时间:2025-07-31 作者:金浩田 郑丹婷 杨梦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为我们搭建了优质的就业平台,加上就业导师的贴心帮助,让我在求职路上更有底气。”7月24日,海南大学南繁学院2025届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专业毕业生曾雨欣与海南中热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她期待凭借所学知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据悉,近年来,海南大学毕业生主要投身海南四大主导产业,涵盖农林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海南大学坚持以特色机制赋能,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和产业的精准对接。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东益介绍,学院实施“三抓”工作:抓根本,邀请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专家优化培养方案;抓考研,通过经验分享会、夏令营、院领导宣讲等,提升学生的考研上岸率;抓底线,构建“书记、学院领导与学科责任教授、班级导师。研究生导师与本科毕业论文导师”四级联动就业体系,从就业思想、就业岗位、就业方法等多维度指导帮扶学生就业。

“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势,以海南体育产业人才市场为导向,聚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海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肖国良表示,“我们聚焦海南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企业等,预先沟通岗位需求,确保应届毕业生找到就业岗位,非应届毕业生有实习岗位。2025年以来吸引了20余家企业,提供约100个岗位。”

落实精准就业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海南大学檀雅书院依托“书院制”改革,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组织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儋耳新农人”等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有多名跨专业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入职相关企业,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海南大学檀雅书院党委书记孙涛介绍,书院通过“一生一档”体系为每位学生建立就业台账,结合其专业背景和求职意向提供定制化指导。例如,对热带农林专业学生重点推送农业科技企业岗位,实现岗位精准匹配;构建“启蒙—提升—实践”的三级培养体系,实现从大一到毕业的全周期就业陪伴。

檀雅书院2025届作物学专业毕业生陈晖,目前已在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站工作。他说:“书院特别针对学生的需求,组织就业指导讲座,让我在求职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海南大学学工部部长陈秀妍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校企、校地”合作平台,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学校和自贸港13大重点产业园区、海南多个市县政府共同搭建校园招聘和实习实践平台,着力打造留琼就业岗位“蓄水池”。(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特约通讯员 金浩田 通讯员 郑丹婷 杨梦娜)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