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幼儿园快建好了,明年娃娃上学不用绕远路啦!”家住云南省文山市西华苑景的李女士,站在小区窗前,望着不远处螺峰社区幼儿园的施工围挡,眼中满是期待。
长期以来,城区学位紧张一直是困扰文山市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孩子上学远、入学难成为家长们的心头之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山市教育体育局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新建、扩建、改造学校成为解决学位紧张问题的关键举措。在文山城区,多个学校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走进文山市新平街道大沟绞片区,市第十七小学(纸厂中润希望小学)的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有序。这所规划48个班、可容纳1920名学生的新学校,教学楼已初现轮廓。“以前这片的娃上学得去3公里外的学校,路上花费时间长,还不安全。明年春天就能在家门口上课,可太方便了!”附近居民王先生笑着说。
同样,螺峰社区幼儿园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它扎根开化街道西华苑景旁,12个班360个学位将有效解决周边幼儿“入园远”问题。目前室内装饰装修已完成,室外附属工程施工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7月底即可完工投入使用。此外,文山实验高级中学在新平街道大石洞村旁拔地而起,60个班3000个高中学位采取“民建民营”模式,将于2025年8月迎来首批新生;市第十八小学项目位于卧龙街道凤凰苑社区,42个班1890个学位分两期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据了解,这些项目完工后,7170个新增学位将沿着城市脉络铺开,精准填补城区教育资源的空白,让“就近入学”从期盼变成现实。
学位数量增加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升级”。文山实验小学东校区的学生们满心期待着正在建设的体育馆和运动场项目。占地13.41亩的项目,不仅有3347平方米的体育馆,还配套了标准化运动场,2025年底完工后,学生将拥有更宽敞的运动空间,雨天也能上体育课。文山市第一中学4200平方米的新食堂正在建设,建成后将解决4000多名师生的“吃饭难题”;文山市第十三中学的教师周转宿舍进入装修阶段,4996平方米的新宿舍将让30多名教师告别“通勤远”的困扰。
“以前教室又挤又旧,现在新教学楼宽敞明亮,连黑板都是智能的,学习环境好多了!”已经搬进新教学楼的学生小张兴奋地说。家长刘女士也感慨道:“看到孩子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上学,我们做家长的特别放心。”
在推进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文山市也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文山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余兰敦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集团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开展教师交流、统一教学管理等方式,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目前,集团旗下各分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五年来,文山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扩建了13所学校。这些学校项目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城区学位紧张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据悉,文山市将继续优化学校布局,精准配置学位资源,根据人口增长动态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新建学校的选址和规模,确保教育资源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建设管理,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我们将着力破解城区学位紧张难题,推动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通过不断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为文山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朝慧表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特约通讯员 王富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