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石家庄:整合资源浇灌美育之花绽放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日前,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展演圆满落幕,河北省石家庄市明珠花苑小学戏曲联唱《粉墨华章》在展演中脱颖而出,获评业余组“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这朵“小梅花”,成为该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注脚。

据悉,石家庄市立足本地教育实际整合资源多向发力,逐渐构建起“专家下沉赋能、教师提质引领、学生实践成长”的立体化美育体系。通过“美育专家进校园”精准帮扶、组建市级教师艺术团示范引领、连年举办中小学校园艺术节等抓手,该市美育浸润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美育专家进校园”是石家庄落实浸润行动的关键一招。2023年底,项目启动。该市聚焦舞蹈、戏曲等六大艺术领域,6位艺术名家与54所学校结对,用专业力量激活校园美育。

明珠花苑小学专门聘请国家一级演员赵立华来校指导。在课余时间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从唱腔吐字到台步手势,从眼神表达到舞台气场,赵立华的指导让师生们渐入佳境。“赵老师说‘走台步要像流水一样自然’。反复打磨中,我脚步稳了,心里更敞亮了。”学生王宇帆在学习中收获颇丰。“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青年教师吕妍琰则从艺术家的敬业中读懂了责任。

教师是美育浸润的“传导者”。该市于2023年组建了全市教师艺术团,346名教师组成的合唱团、舞蹈团、戏剧团等分团,坚持每周专业集训。合唱团每天的声部打磨、舞蹈团邀请省级专家精雕作品、戏剧团通过角色扮演锤炼表现力……专业成长让教师们更懂如何引导学生。

从专家引领到教师赋能,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

范西路小学、南高营小学联合12所学校打造“数字非遗传承·武强木版年画工作坊”,让传统艺术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生;东马路小学“梦·绽放”管乐团,在旋律交织中教会学生协作之美;神兴小学合唱团、特殊教育学校舞蹈队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上斩获一、二等奖……近年来,石家庄市以“一校一特色”为抓手,让戏曲、合唱、绘画、非遗传承等,成为每个学生触手可及的美育资源。

就在刚刚举办的全市第十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上,8000余名学生呈现的353个节目中,既有《戏曲联唱》这样的经典传承,也有《筑梦航天》这样的创意表达,学生乐在其中,收获满满。

如今,石家庄已逐渐形成“教师赋能—课堂提质—特色活动—学生成长”的美育良性循环。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持续深化美育浸润行动,不断完善美育机制、丰富课程内容,让美育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