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袁雪霏)“十二载高原守边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颗赤诚之心对祖国的深情守望。”近日,在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边境派出所,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刘天琦聆听2008级校友任健讲述12年守边故事,深受触动。
这是西南政法大学“青年西部强国行暨西部校友寻访”团队专项调研活动的缩影。建校75周年之际,学校组织75支实践团队,奔赴西部12省区市,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寻访扎根基层的校友。
“让学生走向西部、走近校友、走入基层,是我们设计这项育人实践的初衷。”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安鑫介绍,此次寻访旨在将思政教育“沉”到基层,增强学生对西部、对国家的深刻认识。
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2015级校友耿反反现任团县委副书记。7年前,这位山西姑娘带着憧憬来到边疆。“落差感是具象的。”她回忆初到喀什的艰苦。如今,家人的支持成为她坚守的动力。“心安处,风沙亦成歌。”这句话让寻访成员徐彬深受感动。
在四川甘孜州色达县,当地独特的婚姻习俗和法律意识淡薄是现实挑战。2006级校友杨小花十几年如一日奔走普法,发放双语手册,用案例解答村民疑问。“如今,当地人民已经开始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杨小花欣慰地说,“这对色达人民来说,是一大步。”
在宁夏平罗县,2000级校友马化龙返乡创业,将枸杞、滩羊皮等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每年发货5万件。他对寻访成员说:“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扎根西部基层,不过是回家罢了。”
站在中尼边境,望着国旗升起,队员雷春燕坚定地说:“希望未来能像任健师兄一样,把青春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破解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说道。实践队伍归来,一个个奉献与成长的故事被传播,奉献的意义变得具体而清晰。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