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化,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如何健全?县中振兴如何走深走实?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堵点、难点,我们如何攻坚突围?”近日,广西教育厅在南宁召开全区设区市教育局局长座谈会。14个设区市的教育“当家人”带着基层实践的“活数据”和“真问题”,与广西教育厅班子成员、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和基础教育战线同仁,面对面展开了一场直击痛点、务实高效的深度对话。
“南宁市作为全区人口净流入最大的城市,每100个人中就有约20名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率先发言的南宁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将一份学位供需图摆了出来,对每个时间节点入学高峰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以“腾笼换鸟”的方式解决学段结构矛盾的难题。
“我们经历了2003年的示范性高中建设,2015年的特色高中建设,以及当前的高中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我认为普通高中深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柳州市教育局负责同志道出缘由——全市普通高中学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升学的美好愿望,亟需合理规划和扩增学位。
“‘县管校聘’改革能否实现教师县域内、市域内上下联动,师资兼容有没有障碍?”广西教育厅负责同志听了贺州市教育局的发言后发问。贺州市2021年底完成“县管校聘”改革,目前县域内教师联动已经无障碍。柳州市提出,师资向下兼容,需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
经过一天的深入研讨,14个设区市的经验与智慧碰撞交融,针对广西基础教育发展的六大焦点11个议题,就“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初步打算进行了交流,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广西解法”。
针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难点、堵点,柳州市以“教共体”建设发力,给出破解思路;桂林市结合“山水名城”地域资源优势,打造一批研学、劳动、科学教育基地;崇左市以“边关情、育童心”为品牌,破解边境学前教育发展难题;梧州市将打破传统体育中考在项目设置和考核方式上的局限,破解项目设置瓶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贵港市作为人口大市,以特色高中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化发展;钦州市构建“刚性治理+柔性疏导”双轨机制,打造“负担减下去、质量提上来”的“双减”良性教育生态……
基础教育涉及面广、战线长,牵动千家万户。广西着眼长远,全力谋划好明年甚至未来5年、10年的工作,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向未来,广西基础教育战线将画好五条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线),制好一张图(学校布局规划图),建好一个库(学校建设项目库),积极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推进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当天的座谈会上,14个设区市教育局局长打破惯性、畅所欲言,积极为教育改革发展蓄能。广西教育厅党组成员依次点评并作工作部署,有关处室负责同志解读工作重点,回应大家的问题,将工作思路捋得更顺,将“实干”“创新”落得更细,坚决把党中央谋定的教育强国目标任务落到行动和实效上,确保广西与全国一道如期“交账”,实现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周仕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