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石琰鑫)近日,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传来喜讯:由该院杨赟博士指导,本科生李玙茜、陶珊珊、代新威、廖文政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正式发表。论文聚焦光催化降解抗生素这一环境治理前沿领域,展现了学院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这一成果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持续推进“科研反哺教学、科教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院积极构建“导师+项目+团队”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
作为团队指导教师,杨赟不仅在专业上给予细致指导,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坚韧不拔的科研品质。“这一年半以来,大家挤出所有课余时间开展实验和论文写作,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迅速成长。”
李玙茜、陶珊珊、代新威、廖文政4位同学从大二起便加入杨赟老师的科研团队,在老师指导下系统开展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该研究通过构建二维S型异质结材料,显著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效率,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表明,抗生素因代谢不完全和环境残留易导致耐药菌与耐药基因扩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界面工程是构建高效异质结光催化剂的重要策略,然而有限的界面接触面积一直制约其电荷转移效率。该研究通过在MoS₂纳米球上原位生长超薄Bi₂MoO₆纳米片,成功制备出具有强界面相互作用的2D/2D S型异质结,有效增强光催化活性。优化后的材料对多种抗生素的降解效率显著提升,并经过生物毒性评估证实具备良好的解毒效果。该工作不仅为二维异质结光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见解,也对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