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9月4日讯(通讯员 田艺伟)今天,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举办“从胜利走向胜利”“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吹响了新学期的集结号。
7时30分,步入校园的师生们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胜利之路”。校门前的主题板上两个巨大的“胜利”字样格外引人注目,第一个“胜利”由抗日英烈与集体的名字组成,寓意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历史贡献会被永远铭记;第二个“胜利”是由全校师生的姓名组成,寓意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努力为中华民族赢得更多的胜利。
南、北长廊里,暑假学习成果展览与珍贵抗战文物展交相辉映,一边是学生描绘胜利、记录历史的画作,一边是承载着民族记忆、峥嵘岁月的文物藏品,从侵华日军罪证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屈的抗争,鲜活生动的展览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时30分,活动开始,开场视频《走向胜利》生动展示80年来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与广大学子的成长进步。庄严的升旗仪式后,中国船舶集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李海旭、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冯付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科技委副主任马洪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陶永等嘉宾,为在上一学年自主项目式学习中表现卓越的学生团队颁奖,并送上寄语和期许。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校长刘艳萍代表学校为嘉宾颁发了“学习社区导师”聘书,她表示,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将国家栋梁之材的智慧与力量引入校园、赋能学子的郑重承诺。
活动现场,一个特别的项目汇报引发了师生共鸣。校名内涵研究组学生经过两年研究,向全校师生解读“中堂”二字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未来期许,探寻学校精神内核,揭示“中国根脉、世界襟怀、智慧头脑、未来胜任力”学子成长密码的由来。
入校时,每一名学生领取了一个内附密码的“胜利信笺”,其中介绍了学校部分特色活动安排。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章巍现场随机抽取新学期首期“校长有约”的幸运学生与导师组,他们将在本学期获得专属社会考察课程机会。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