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甘肃天水:50名“乡土文化能人”集体“充电”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刘超 尹晓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超 记者 尹晓军)“这次培训打开了AI技术和乡土文化创新推广的思路,让我对推广家乡文化有了新方向。”前不久,参加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甘肃省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后,天水市麦积区红崖村业余剧团团长、秦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阮会明欣喜地说。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吸纳来自甘肃天水的50名“乡土文化能人”,历经天水和北京两地,通过“传统技艺+现代技术+实地实践+交流观摩”多元模式,提升了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广能力。其间,部分学员携秦腔、秦安小曲等非遗文艺,与古巴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研修班学员深度互动。活动现场,秦腔选段高亢激昂,秦安小曲细腻婉转,精彩表演赢得古巴学员的阵阵掌声。“中国的民间艺术太有感染力了!”一位古巴农业领域研究人员赞叹道。

据培训班班主任李晨介绍,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培训期间,学校为学员们搭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学习平台,课程涵盖画扇、泥塑、掐丝珐琅、风筝制作、民歌鉴赏、轻塑醒狮、宋锦珍珠画等9个主题的特色传统民间技艺;北京培训期间,课程设置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展开,通过专题讲座、分析研讨等6个主题。其中,“AI工具助力乡土文化推广”课程深受学员喜爱,通过讲授数字化软件操作使用,使学员快速掌握AI图片处理、视频剪辑及新媒体平台运营技巧,用新技术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提升乡土文化影响力。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乡土文化不仅要守好根,更要用新方法‘活’起来。”秦安县学员李亚丽感慨地说,通过培训,让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能人”在乡村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文化自信与推广能力,这些身怀技艺的乡土能人,将以“新农人”姿态,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外界的文化桥梁,着力绘就区域乡土文化与农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崭新图景。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