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百廿校史润心田 红色基因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王玉齐 王志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玉齐 记者 王志鹏)国庆前夕,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史馆落成,迎来了首批前来参观的师生。馆内,校史馆负责人指着泛黄的书页介绍:“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携夫人高君曼在学校礼堂宣讲《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每周评论》。”

该校创建于1905年,前身是霍邱县唯一的高等小学堂。这里诞生了全县第一个少先队组织,培养出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王冶秋、著名文学家韦素园等众多名家。百年风云掠过,红色记忆不能仅被珍藏在档案里,更活跃在今日该校的课堂中。

为了让丰厚的校史资源成为育人沃土,学校专门组建了由教师、校友、专家组成的文化挖掘团队,三年来系统整理出十万余字的校史资料、数百张珍贵图片,提炼出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理想信念等十大思政元素,构建了“1+3+N”思政教研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三校区协同推进,多个学科和社团全方位参与。

“王青士烈士24岁就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在我们学校读书时写的日记里,字里行间充满了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教师张广文在讲授《信仰的力量》一课时,动情地讲述着这位校友的事迹,孩子们眼眶湿润。

“同学们看,这座日晷雕塑记录着时间流逝,就像百年前校友们珍惜光阴、勤奋求学。”在二十四节气长廊前,数学教师正讲授“时间测量”单元,融入惜时勤学的思政内容;语文课上,学生们品读韦素园翻译的《外套》,体会文学家的社会担当;科学课上,教师带领孩子们重走校友科学家的探索之路……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校长司军说,学校要求所有课程至少10%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让思政元素如盐化水、无处不在。

“我扮演过校史剧中的少先队创始人,特别自豪!”五年级学生李梓萱说。学校将红色基因融入实践体验: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唱腔练身段,更排演根据校友事迹改编的《赤胆书生》;足球社团传承学校百年体育精神,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合唱团以校史为灵感创作的《牧童之歌》荣获全省一等奖……

“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传承精神。”党总支书记周名启说,“让百廿文脉滋养时代新人,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