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朝和)10月9日,“未来之境:科技+艺术”第五届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四川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共创作品联展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开幕。本届联展以“遥感——技术想象与日常情境”为主题,集中呈现18位导师带领52名学子创作的20余件作品。展品以“交互体验+情境反思”为核心,涵盖机械装置、数据可视化等多元形态,将红外传感、电机控制等技术与自然意象、社会思考深度绑定,诠释“技术洞察、解构日常”理念。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品《候雨》以感应装置驱动水滴,随观者动线在水写布晕染水墨潮痕,履带循环传送将瞬间定格为永恒,隐喻城市对生态山水的守望;作品《第一因》则通过传感装置与光影叙事,抛出“人类塑造技术还是技术重塑人类”的深刻追问……其中,跨校合作作品《络》以塑料软管中脉动的水流模拟“生命脉络”,“创作时改了很多次方案,有争论也有妥协,从‘空中楼阁’到落地呈现,当水流在软管里动起来,突然觉得所有努力都值了。”电子科大本科生李适新谈及创作时说。
据了解,本届联展作品历时4个月完成,是两校共同打造的跨界教师团队锐意改革教学方法、实施跨校联合训练的结果。展览自今年国庆开展,将持续至10月20日。
电子科大党委书记曹萍表示,两校携手推进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为区域联合培养跨界创新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成电—川美”范式。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深度协同,让学生既成为“懂艺术的工程师”,也成为“懂技术的艺术家”。
据悉,在新工科改革背景下,电子科大于2018年推出了“新工科+新艺术”教改项目——“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同年与四川美术学院开启联合教学与创作项目,经过6年探索,两校的合作从“破壁对话”走向“深度共建”,先后举办了4届科技艺术联展。今年是两校第五次跨界合作。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