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燕山大学:学生社区成为平安校园建设新阵地

发布时间:2025-10-15 作者:周洪松 沈鹏超 邓闰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学生们化身导演、编剧和演员,将刷单诈骗套路拍成短剧《“贷”价》;戴上VR设备,在虚拟火场中演练逃生路线;动手设计立体储物架,巧妙化解宿舍电线缠绕隐患……在燕山大学的学生社区里,安全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

这些生动场景,正是该校以“寓见平安”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为载体,探索构建“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贯穿式”校园安全教育新生态的缩影。

该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已构建起“1+6+N”社区安全治理架构。工作站下设消防志愿队、安全督查队、心理护航组等6类功能小组,并在每个宿舍设立N名安全员,形成覆盖学生社区全部宿舍楼层的动态管理网络。

平日里,学生安全员通过“隐患随手拍”,发现问题直达工作站,实现“小事不出寝,大事早预警”。从“被动管”到“主动创”,学生参与热情被有效激发,充分展现出机制创新带来的柔性治理智慧。

该校推行了防风险、防盲区、防反弹,促整改、促联动、促长效的“三防三促”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其中,宿舍安全联查、安全制度考试、应急疏散演练被固化为年度“必修课”。宿舍管理连续打卡500天“零间断”,社区安全事故多年保持“零发生”。

该校还打破校园“围墙”,联合秦皇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燕园派出所共同建立“校地安全联盟”。消防官兵定期进社区开设“微课堂”、民警结合最新案例讲解反诈技巧,全年开展联合活动76场。与秦皇岛市交警支队、市红十字会等深度开展校地合作,将校内的“小课堂”延伸至社会的“大舞台”。

实验室、宿舍楼是校园安全工作重点,该校着力打造实验室里的“生死课”和宿舍楼里的“安全工坊”。

为此,工作站联合学校安全工作处,模拟实验设备电路短路引发火情,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全流程模拟的应急疏散和灭火器实操演练。学生亲身体验“生死时速”,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学校已连续三年举办校园安全微视频大赛,孵化《安全隐患无小事》情景剧、《平安小筑》建筑安全模型等百余部学生原创作品。

工作站还专门开设“星光夜聊”匿名树洞。面对“挂科不敢回家”“失恋想退学”的深夜留言,该校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辅导员邓闰芳写给同学们的回信累计三万余字,用温暖与专业“接住”学生的求助,化解学生遭遇的难题。

多年以来的深耕细作,燕山大学“寓见平安”已跃升为卓有成效的育人品牌,实现安全教育效能的“三维转化”。

从“活动”到“文化”:该校“国安十年”沉浸体验、“清新呼吸”无烟宿舍21天打卡、“四季安全”主题教育等活动实现常态化;从“受教者”到“教育者”:学生主体性被充分激发,其自发组建“校园反诈宣讲团”,将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巡演;从“试点”到“范式”:工作站安全教育“四式工作法”在全国辅导员联盟年会上得到多所高校同仁关注,工作站也获批“秦皇岛高校反诈联盟基地”。

当学生在“国家安全青春长卷”上郑重写下“安全是躬身践行的责任”之时,当毕业班党员离校前将《宿舍安全手册》郑重转交给学弟学妹们时……这些感动瞬间都在阐释着“寓见平安”的深层价值和现实温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沈鹏超 邓闰芳)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