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曹陈晨)“数学很美,数学很博学!”10月14日下午,宁波市余姚市丰北小学群立校区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普宣讲团带来的趣味数学课,正在悄然改变孩子们心中对“数学”的印象。
作为一所坐落于阳明街道群立村外山脚下的小学,丰北小学群立校区前身为创办于2003年的民办群立学校。2022年8月,根据“民转公”政策,学校正式并入公办教育体系。目前在校学生随迁子女占比达100%。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普宣讲团成员为孩子们上趣味数学课。学校供图
为精准回应随迁子女的成长需求,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优秀教师与研究生志愿者精心设计,量身打造了《数学,带你看见更大的世界》《走近数独》《四色定理》三堂拓展课程,用数学的语言为学生打开认知世界的另一扇窗。
徐松教授避开复杂公式,以金字塔的黄金分割、隐形飞机的数学设计为例,让学生发现“数学是理解世界的工具”;曹陈辰博士从数独起源讲到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在逻辑推理中体会“小数独藏大智慧”;李玲珠博士则用地图上色游戏,带学生直观感受 “四色定理” 的奇妙,启蒙科学探索思维。
课后,意犹未尽的学生将宣讲团的“老师们”团团围住,踊跃提问、热烈交流。来自501班的学生郑博严兴奋地分享他的收获:“我学会了用四色定理给地图分区,还第一次接触了数独,这些课实在太新鲜、太有趣了!”
“我们很高兴看到学生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促使我们在未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余姚市丰北小学群立校区校长丁积焕表示。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普宣讲团成员为孩子们上趣味数学课。学校供图
“我们想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数学的种子。”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霍妍介绍,随迁子女群体常常面临教育资源差异,这类趣味课程能帮他们拓宽视野。未来,该学院将推动活动常态化、系列化,让优质数学科普资源惠及更多青少年。
这场活动不仅是宁波市教育局推进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更是高校推动资源下沉,助力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创新探索。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系统规划并持续推动高校与中小学联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注入更多动能。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