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忠平 记者 阳锡叶)今年秋天,一股源于“湘超”联赛的足球热潮席卷三湘大地,而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新圩中心小学,这股热浪已化为绿茵场上实实在在的奔跑与汗水。每日课后,崭新的足球场上总活跃着一群身影,他们脚法或许稚嫩,但眼神专注,冲刺拼抢间,承载的是一个个被点燃的乡村足球梦。
新圩中心小学巧妙借力“湘超”带来的全民关注度,将足球运动打造为课后服务的“明星项目”,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学校体教融合之路。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新圩中心小学构建了“5+2+X”课后服务体系。其中,“X”代表的特色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多元兴趣的关键。本学期,学校推出的“雏鹰”足球社团,无疑是“X”中最亮眼的一笔。
作为全县首个系统性引入专业足球课程的乡镇小学,学校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起步最难的是师资和理念。”校长唐华坦言,“我们不能只是让孩子们瞎跑,要教,就要专业地教。”为此,学校多方筹措,成功引进了持有亚足联C级证书的专业教练,确保了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机遇来自对趋势的敏锐把握。随着2025年“湘超”联赛将赛事的触角深入校园,特别是在永州地区营造了浓厚的足球氛围,新圩中心小学抓住了这阵“东风”。他们不仅将足球纳入课后服务,更将其提升到“以球育人”的战略高度。社团采用“基础训练+赛事模拟+足球文化”的三维培养模式,不仅练技术、练体能,更通过讲述足球历史、观看经典比赛、学习裁判规则,在孩子心中播下足球文化的种子。
走进新圩中心小学的足球场,科技感扑面而来。得益于县教体局3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完成了五人制足球场的智能化升级。场边安装的动作捕捉系统,能实时记录并分析小球员的跑位、传球和射门动作,为教练进行个性化、精准化指导提供了数据支撑。
随着“湘超”校园足球热度持续升温,新圩中心小学的足球梦想也在不断升级。学校正积极筹备首届“新苗杯”校际足球邀请赛,计划与3所城区学校同场竞技,以赛促练,检验成果。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组建一个社团。”分管副校长表示,“更希望以足球为支点,撬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该校计划引入AR战术板、智能护腿板等更多科技装备,并建立学员数字成长档案,全程记录孩子们的技能提升与品格塑造历程。社团还将拓展“小裁判”“小记者”等角色体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