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胡若晗)近日,北大医学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论坛(2025)暨第四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第七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张礼和致欢迎辞。他提出青年学者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指引,勇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历史重任。同时,他回顾了屠呦呦先生以科技创新突破医学难题、造福人类的卓越历史,希望青年学者能传承屠呦呦精神。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赵颖、北京大学药学院董甦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翔宇获得第四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宇轩、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力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邓健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露露获得第七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顾宁回顾了自己从材料学转向医学的科研经历,并针对中国心血管病高发问题,从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医学、高性能磁性微纳材料及仪器、心血管医学先进诊疗技术三个方面,系统解读了他在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董尔丹以科技创新链需要有组织推进为切入点,从全球科学研究概览、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我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国际医学发展状况与趋势、我国医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自由探索及有组织科研等方面系统剖析了科学发展规律,为青年人才成长指明了方向。
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获奖者代表、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董甦伟以“糖多肽聚集的机制研究和佐剂应用”为题作了分享。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孙露露以“菌源代谢物与肠道功能稳态维持”为题作了分享。
未来,北大医学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为根本遵循,传承和弘扬屠呦呦先生研究青蒿素的开拓精神,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激发青年学者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系统效能,推动北大医学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用行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大医学答卷。

第四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颁奖现场 学校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