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苏州11月6日讯(记者 王琼)今天,第二十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在苏州举行。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该会议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成为江苏教育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品牌项目。20年间,会议推动江苏中小学与国(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超过2000对,直接或间接促成境内外5万余名师生开展双向互访交流以及教学科研、课程开发等一系列特色合作。
本届会议聚焦“数字时代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核心构成与培养路径”,吸引了16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组织机构代表和中小学校长,以及江苏省内教育工作者共计350余人参会,外宾覆盖国别数和参会规模均创历届新高。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回答好“数字时代、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展开深入探讨,46对中外中小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并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探索智能时代育人新路径。
据悉,20年来,协作会实现从区域性论坛到国际化交流平台的重要跨越。这一平台的升级直接推动了姊妹学校合作质的飞跃,合作内容从初期的友好互访,深化至课程共建、教师协同教研等领域。合作模式也从“点对点”的校际结对,升级为“面对面”的区域集群协作。例如,苏州市教育局与加拿大皮尔教育局等6对境内外教育部门达成整体结对,初步构建起“校群对校群、区域对区域”的多边合作网络。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之约”还将继续,江苏将依托这一平台,既带着“本土智慧”走向世界,也将把全球“先进经验”带回江苏,在教育的“双向奔赴”中,为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江苏力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