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陈可欣 施冰洁)近日,2025年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暨第七届范蠡科学技术奖颁奖活动在辽宁大连举行。由浙江万里学院研究员林志华领衔,联合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4家单位完成的“文蛤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凭借卓越的创新成果和产业贡献,从全国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然而,长期以来,种质资源衰退、优良品种匮乏、养殖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蛤产业的健康发展。
浙江万里学院领衔的项目团队坚持源头创新,实现了全链条技术突破:建成我国首个文蛤种质资源库,为育种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成功培育出文蛤“万里红”和“万里2号”两个国家审定新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24.1%和34.8%,从源头解决了“长得慢”的难题;突破了繁育瓶颈,攻克了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实现了良种的稳定、大规模供应;此外,还创建了配套的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据了解,“文蛤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应用”成果创新性强,技术成果丰硕,累计获批国家审定新品种2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发布地方标准7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83篇。经权威专家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浙江、江苏等文蛤主产区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超51亿元,新增利润超33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有力推动了我国文蛤产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