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琼颖)近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讨会暨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平台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多位教育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贯通式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徐建平系统介绍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测量系统”。该系统融合心理素质与学科素养等多维测评,旨在突破传统单一依赖学科竞赛的选拔框架,为早期发现潜能突出、特质鲜明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科学的评估工具。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测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度碰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蒋承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关注可量化的学科素养,一些内在的、不可量化的品质,如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往往更为关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晓林、清华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梁恒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经验指出,仅靠短期培训难以塑造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强调,必须对学生的内在品质与外显能力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实现精准选材,而多元化的测量系统不仅能辅助选拔,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引导其自主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教育、科技与人才,而人才是根本。拔尖创新人才的“选”与“育”不仅要注重学术潜力,更应从社会治理的宏观视角,统筹公平与效率。科学的测量系统能为各方提供有效反馈,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会议同期举行了“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平台”发布仪式。据悉,会上重点研讨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测量系统”已在该平台正式上线,将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系统培养,为其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的平台支持。
本次活动由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支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