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赣南师范大学:革命旧址成为鲜活的“思政大课堂” 

发布时间:2025-11-11 作者:徐光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近日,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师生赴江西省会昌县“风景独好园”等地,以红色诗词《清平乐·会昌》为主线,品读红色诗词,回忆峥嵘岁月。在毛泽东《清平乐·会昌》创作旧址,会昌县委党史办主任曹树强以“一首诗词就是一部革命史”为引,还原“东方欲晓”背后第五次反“围剿”的烽火岁月。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西省“最美辅导员”郭沂在“风景独好园”讲授专题思政课时,引导学生要从红色诗词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将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把“思政大课堂”搬进革命旧址,让革命文物成为生动教材。赣南师范大学整合校内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等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文明实践平台,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者超20万人次。今年以来,该校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吸引不少公众前来参观,这座校内的博物馆已成为赣州市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行走课堂”。

“千层底哎万重山,红色基因代代传。”近日,原创红色文旅舞剧《三双布鞋》在赣南师范大学聂耳剧场成功首演。该剧由上犹县平富乡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联合创排,是艺术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在叶坪“一苏大”旧址,赣南师范大学学生参与开发的《选举》课程真实还原1931年苏维埃代表选举场景;在红源记忆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编草鞋、舞大刀等体验活动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于都河渡口还原的“母送子、妻送郎”告别场景,则以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赣南师范大学2024级学科语文研究生温雅璐说:“我们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心打造以《清平乐·会昌》等红色诗词为核心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创设“重走诗词中的革命征途”的真实情境,为红色基因的传承筑牢根基。”

赣南师范大学还积极打破校园边界,与周边红色场馆共建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内核心引领、校外多点辐射”的文明实践网络。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瑞金班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联合申报的“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主题思政课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示范项目;在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聘请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专家担任学校红色文化学院导师,推动红色文化育人走深走实。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