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淼)近日,由中国教科院、山东省教科院和青岛市教科院联合研制的《中小学生海洋素养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在青岛发布,《指标体系》从向海图强、开放包容、探究志趣、和谐共生等方面列出了具象化指标和实施路径。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与探索海洋?基于山东省域和青岛市域长期实施学生海洋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国教科院、山东省教科院和青岛市教科院联合研制了《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首创海洋教育素养四维十六项指标,分为向海图强、开放包容、探究志趣、和谐共生四个方面,下设海洋责任、海洋创新、海洋文化、海洋交流、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人海关系、海洋生态8个一级指标,海洋权益与国土意识、海洋国防与安全防护、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海洋经济与产业认知等16个二级指标,为实施海洋教育的学校、区域及研究机构提供参照。
青岛市自2001年起率先在全国系统推进海洋教育。以“海洋强国”与“教育强国”双战略为引领,青岛市融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海洋科技教育、海洋国防教育、海洋生态教育和海洋人文教育四大类别为基础,形成了全域覆盖、全链衔接的融合型育人体系。目前,青岛市已经构建起基础教育全学段海洋课程体系,依托国家海洋所、海军博物馆等30余家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实施路径。目前青岛市160多所中小学与海洋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460余所学校开展常态化项目共建。设立“家长海洋导师”资源库、中学海洋博士工作站,形成“家校社研”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