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日前,“2025青少年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科技教育研讨会暨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北京教育领域首个聚焦青少年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教育的专题研讨会,会议通过专家报告、平行论坛、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实践研训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科研机构、高校、基础教育学校与产业界深度交流的开放平台。
研讨会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在论坛机器人展示区,国地中心、乐聚机器人、加速进化、银河通用机器人等企业展出了伏羲、乐聚夸父、银河通用G1等多款人形机器人,以及不同尺寸的四足机器人、具身学习技术。
研讨会在一场别具特色的“人机共舞”秀中拉开序幕。来自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舞蹈团的同学们与人形机器人共同演绎了一段“碳基”与“硅基”交融的和谐韵律。主论坛环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成林研究员、清华大学研究员赵明国、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庆生、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飞象星球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等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发展趋势、足球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教育落地路径、新一代机器人教育理念与课程架构、人形机器人开源体系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等主题作报告,系统分析了前沿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和后备科技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专业指引和实践启示。
五个平行论坛,分别聚焦飞行器集群智能与足球机器人前沿科普、数智时代学校治理创新、机器人学习与研发经验分享、人形机器人搭建与调试实践、未来中小学机器人与科技教育发展路线等议题,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分享。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