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形式联合”到“实质运行”——职业院校卫生健康协作体探索职教联盟实体化运行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11-25 作者:陈欣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加入协作体以来,学校获得了很多资源!”近日在太原召开的职业院校卫生健康协作体2025年末专题会上,协作体委员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叶茂介绍,协作体的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使毕节的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受益匪浅;通过协作体平台,教师引入了真实项目案例用于教学,合作立项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项目与资金机会……

2021年11月成立的职业院校卫生健康协作体是我国卫生健康职教领域的合作性组织,4年里,成员单位从最初的15家扩容至64家,包括54所职业院校和10家企业。本次会议是协作体成立以来的第五次现场大会。

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据了解,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合作性职教组织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许多组织陷入“挂牌时热热闹闹,运行后悄无声息”的窘境。“起初,我们也面临同样的挑战。”协作体负责人、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刘冬莹坦言,“成立职业院校卫生健康协作体,旨在带领同类院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卫生职教的社会贡献度。但成员单位各有诉求,合作容易停留在会议和协议上,缺乏持续深化的动力。”

面对共性困境,协作体没有选择“等靠要”,而是决定自我革新,清晰锚定“提升卫生健康职教社会贡献度”这一核心使命,并将其细化为两大服务:对外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对内服务成员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为此,协作体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从15家核心院校起步,成熟后再吸纳优质企业,并逐步推动成立“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应用协作组”“医护康养服务能力重构研究中心”等多个二级组织。同时以具体的横向课题、建设项目、培训项目、标准研发为纽带,联合开展“全科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研发、全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职教协同创新等,让合作有载体、成效可衡量。协作体还建立了“贡献值”评估与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氛围。

这一系列举措为协作体注入强劲动力。连续四年开展的全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提升了卫生职教服务基层卫生健康的贡献度,已成为协作体的亮眼名片。该项目每年聚焦2个主题,通过“普惠+个性化”的创新模式,累计为近10万名基层卫生人员提供了精准赋能培训。

不久前10家委员单位联合承办了第四期全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共有21855名基层卫生人员注册学习,覆盖20个省份。“培训内容非常接地气,学到了很多在乡村诊疗中能立即使用的技术和规范。今年的培训儿童保健服务和精神卫生服务内容是重点,学习到很多中医儿童保健的适宜技术,太棒了!”毕节的乡村医生张爱军在调研反馈中讲道。

对成员院校而言,协作体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一些院校通过协作体平台首次与企业共同立项横向课题,得到企业支持资金。教育、科技、人才多重系统集成运行模式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得到实践,“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深、走实。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的傅玉峰校长说:“我校依托协作体获得了企业技术与资金支持,促进了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了更优质的学生,相信也会吸引更多企业寻求合作。”

4年来,协作体合作培训覆盖全国基层卫生人员近10万人次,完成产教研合作项目20余项,带动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提升社会贡献度,惠及数百所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数字背后,是其破解职业教育“集而不团”难题,创新性走出的一条非实体组织“实体化”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陈欣然)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