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杨潇)近日,《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聚焦小学生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较大风险的群体,针对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学生认知依赖、学习动机减弱及思维深度退化”等热点问题,基于实证调研进行深度剖析。
“我们对全市12个区、17所学校、3—6年级的8795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8所学校的74名学生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永贵介绍说。调研发现,江苏省南京市小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有着高知晓率、高应用率特征:81.93%的小学生知晓生成式人工智能,这部分学生中80%以上每周都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其中25.16%至少每天一次。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苏皖介绍,基于一手数据,《白皮书》全面描绘了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偏好与素养现状,“基于证据的研究为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从‘经验驱动’向‘证据驱动’转型”。
据悉,《白皮书》明确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该框架涵盖“认知理解、提示词工程、批判审视、自我调节与伦理道德”等维度,突出“人机共创”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信息素养与数字素养边界,为中小学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明确了目标体系与实施路径。《白皮书》还就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战略预判与路径探索,为系统推进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方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